索引号: | 621026jyj000/20240403-00014 | 发布机构: | 宁县教育局 |
生效日期: | 2024-04-0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公示公告 |
宁县教育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宁县教育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努力提升教育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宁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59所,其中公办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民办高中2所,初级中学18所,职业中专1所,小学267所,幼儿园66所,在校学生68861人,教职工5583人。
为各级各类学校聘请法治校委176名,开展法治进校园等专题宣讲培训活动850余场次,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网络学习专项培训3次,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专项活动10次,师生参与率100%。组织150名局机关干部和学校负责同志开展法律学习考试。23名局机关干部取得行政执法证。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发挥法治引领作用
1.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领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把法治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活动内容,定期研究谋划教育系统法治工作,始终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导,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教育系统各项法治建设任务的落实落细。
2.大力推动教育系统法治工作落实。我局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教育工作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制定印发《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宁县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全县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每年度教育系统法治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落实具体职能股室工作责任,明确专人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并将法治工作内容纳入学校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和学校教育工作综合考评指标,发挥考核的指引和推动作用,持续加强日常督办,全面提升教育系统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水平。
(二)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核机制,完善合法性审核程序,提高合法性审核质量,做到审核严格、程序正当。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要求,严格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要求,自觉接受监督。持续推进教育行政执法、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和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联合公安、交通、市监、应急、卫健等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校车及交通安全等联合检查10余次,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持续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
2.全面深化服务能力。以法律法规、机构编制“三定方案”规定的行政职责为依据,梳理本部门事项清单、优化流程,整理规范各事项办事指南,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积极打造科学的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加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行政审批工作,以信息化推动管理服务减流程、减证明、减时间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能。按时签收、办结转办的省、市12345及其他平台的网络办件,重点做好“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件的调查处理和整改反馈。
3.依法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我局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充分体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法治思想,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我局聘请法律顾问一名,处理或协助处理合法性审查等相关法律问题,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执法决定中的作用。未经审核的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执法决定,不得提交集体审议。
4.自觉接受各项监督。我局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推动完善部门内部层级监督,加强对重点岗位的制约和监督。积极推动教育政务公开,聚焦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畅通申请公开在线、信函申请渠道,对不同渠道的申请公开,及时查收并登记转办,按时办结。确保法治建设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依法依规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法治教育,提升普法宣传实效
1.推进本部门学法守法用法。我局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履行部门职能,认真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主动用法作为依法治教的关键,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完善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坚持职工例会会前学法制度,将法治建设学习作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重要内容,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迈出法治中国建设新步伐——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述评》、宪法和民法典等,切实增强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2.持续深化青少年普法教育。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以专业力量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按照《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要求,我局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聘请176名法治校委,聘请率达到100%,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完善法治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国培计划专栏”、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为依托,通过异步在线为主、直播和互动课程为辅的形式,组织一线法治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学习。积极开展“学法守法·健康成长”、万校共上“法治第一课”、“送法进校园”、“宪法伴我成长”、“法治我践行·尊法我先行”、“拒绝校园暴力·预防校园欺凌”、“送法进万家”、“家校联动·德法同行”等专题法治教育宣传专项活动。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在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标语、宣传栏、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教育氛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中小学校分阶段开足开齐法治教育课程,实现法治思想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和思想政治课在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3.依法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我局深刻汲取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教训,认真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关工作,制定了《宁县教育系统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教育系统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制机制。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走进心灵点亮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活动,聚焦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成长特点,建立心理健康学生台账和“一生一案”,有效化解师生心理健康障碍,形成“动态监管+心理健康中心组巡回讲座+家访”的长效机制,有效合理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023年,结合主动创稳行动,要求各学校把主动创稳工作与“三抓三促”行动、学校常规管理、信访事件应对处置等工作有机结合,定期分析研判校园风险,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发挥基层学校“前哨”作用,充分调动教育系统师生积极参与,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前端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教育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短板。一是法治意识需进一步提高。少数机关工作人员理论学习的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还不够,把学习落实到实践中还不够充分。二是教育行政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业务科室,执法人员力量不足,专业知识储备有限,执法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法水平与当下执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全县教育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1.深化依法决策,提升行政水平。以“八五”普法规划为引领,围绕“三重一大”“双减”“四风”整顿等重大事项,常态推进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持续推动重大执法行为依法执行,重大违法问题依法督办,重点违法环节依法过问,切实推动系统上下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2.深化法治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贯彻和对执法用法的培训,提高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对行政执法环节、工作步骤进行具体规范,切实做到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期限明确。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释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深化普法教育,夯实法治根基。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联合检察、司法、公安、消防、市监、民政等部门,加强联合检查与执法,协调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不断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宁县教育局
2024年4月3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