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1026lpz000/20220519-00011 | 发布机构: | 良平镇人民政府 |
生效日期: | 2022-05-1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良发〔2022〕57号 | 所属主题: | 扶贫 |
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殊困难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为认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通知》(宁农领办发〔2022〕17号)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现就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各村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关爱服务行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从全镇的发展水平和保障能力出发,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事情抓起,帮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排忧解难,在保基本、兜底线、提质量、广覆盖上狠下功夫, 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
二、拓展服务,丰富关爱内容
各村要在去年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基础上,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开展常态化、网格化的走访排查,进一步把需要关爱服务和亲情关怀的群体掌握清楚、细化分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建立完善以行政村为单位的细化分类台账等基础资料,按计划定期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温馨关爱服务。
(一)进一步关爱服务留守老人。各村在继续提供送餐助餐、住院陪护、送煤取暖、居家探访等服务的基础上,针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服务。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鼓励以村级邻里互助点、互助幸福院为依托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赵家村要先行建办养老托养服务中心,解决农村孤寡、困难老人吃饭照料问题;鼓励有条件的村开展日间照料、老年食堂等服务。(责任单位:兜底保障专责工作组、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二)进一步关爱服务留守妇女。积极搭建创业发展平台,支持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和家庭文明建设,在乡村治理、邻里互助、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拓展对妇女群体的关爱服务,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重点为生活困难、残疾、重病等妇女群体提供权益保护、生活帮扶、精神抚慰等关爱服务。(责任单位:镇妇女联合会、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三)进一步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在摸清底数,持续落实控辍保学、教育资助、送教上门等措施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寒暑假特别关爱行动,充分发挥镇团委、镇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行为和安全自护的指导服务。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务工人员与留守未成年子女联系沟通提供支持。落实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责任单位:教育帮扶专责工作组、兜底保障专责工作组、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四)进一步关爱服务特困群众。继续落实好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和低保、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进一步完善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兜底保障专责工作组、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三、丰富载体,创新方式方法
各村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谋划富有特色的工作抓手,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效能。一要坚持分类施策,要兼顾需要和可能,在生活照料、生产互助、养老保障、就学就医、心理抚慰、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风险防范、防止网络诈骗等方面,分类多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关爱服务活动。二要拓宽参与主体,积极动员镇内外各帮扶单位、群团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爱心人士等力量踊跃参与,整合各类资源,既提供普惠性服务,又提供个性化关怀。 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探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三要坚持基层首创, 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更多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赋予村党组织更多更有效的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村党组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带头参与引导关爱服务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不断提升全面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四要提高治理能力, 强化各村党支部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着力构建“五治”(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全面优化治理环境,切实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强化法治意识、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突出德育为先,加大推广数字化乡村建设示范效应,发挥数字乡村建设综合管理平台作用,逐步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基础数据库。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强化保障,健全长效机制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各村要高度重视,提高站位,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载体,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口,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具体推动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二)紧盯关爱细节,严肃工作要求。各村党支部协调落实有关政策举措职责,更多更直接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用心用情、周到细致、及时有效的服务。通过组织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入户、志愿者入户走访、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他们的诉求,兼顾需要和可能,从能做的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件成一件,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工作质量和水平。镇上将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中来,检验工作成效,展现担当作为,体现能力水平。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工作滞后,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村和人员的责任。
(三)加大宣传引导,健全长效机制。各村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强烈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实关怀温暖,大力引导营造全社会都要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的正确导向和正能量,把全面开展关爱服务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效抓手,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机制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把宣传政策和落实政策结合起来, 各村要科学谋划和持续实施一批实打实、接地气的关爱服务项目。把改善民生和赢得民心结合起来, 从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具体事情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挖掘宣传典型经验和感人事迹,组织群众谈变化、话发展、促振兴,激发内生动力, 提振精气神,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兴办民生实事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将关爱服务行动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提升,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
中共良平镇委员会
良平镇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