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人民政府

米桥镇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扶贫>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621026mqz000/20210126-00014 发布机构: 米桥镇人民政府
生效日期: 2021-01-2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扶贫

国扶系统数据录入校验工作相关说明

来源:米桥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1-26 浏览次数: 【字体:

国扶系统数据录入校验工作包括基础信息维护、项目模块数据采集录入、数据质量核查整改3个大的方面,需要县、乡、村三级数据录入人员分工负责、全力配合,共同完成。

一、基础信息维护

涉及县级、村级、户级和扶贫主体四个方面的基础信息维护。

(一)县级基础信息维护

共16个方面工作,由涉及的相关部门于9月22日前提供信息数据,扶贫办建档立卡股9月30日前完成录入维护。

一是人口信息方面。由公安局、统计局提供全县总户数、总人口数,农业总户数、农业总人口,乡村户数、乡村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由民政局提供全县低保户数、低保人口数,五保户数、五保人口数。由医保局提供参加大病保险人数。

二是土地信息方面。由统计局提供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公顷)、基本农田面积(公顷)、水域面积(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公顷)。由林草局、畜牧局、果业局提供林地面积(公顷)、牧草地面积(公顷)、林果面积(公顷)、石漠化面积(公顷)、退耕还林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荒漠化面积(公顷)、退耕还草面积(公顷)。由林业总场提供国有林场数(个)。

三是财政信息方面。由财政局提供地区生产总值GDP(万元)、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扶贫预算支出(万元)。由统计局提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四是村级道路畅通方面。由交通局提供县城是否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数(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公里)、通(沥青/水泥)公路行政村数(个)、通客运班车行政村数(个)、交通部门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资金投入(万元)、省级资金投入(万元)、市县资金投入(万元)。

五是饮水安全方面。由水务局提供已实现安全饮水人数(人)已解决安全饮水农村学校数(个)、已解决安全饮水农村学校率(%)、饮用自来水户数(户)、(石砌/水泥砌)水渠长度(公里)、水利部门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资金投入(万元)、省级资金投入(万元)、市县资金投入(万元)。  

六是农村电力保障方面。由发改局提供通电行政村数(个)、通生产用电行政村数(个)、通电户数(户)、无电人口数(人)、能源部门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资金投入(万元)、省级资金投入(万元)、市县资金投入(万元)。

七是危房改造。由住建局提供危房户数(户)、住建部门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资金投入(万元)、省级资金投入(万元)、市县资金投入(万元)。

八是特色产业增收方面。由农业农村局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个)、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行政村数(个)。由扶贫办提供有互助资金组织的行政村数(个) 、参加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户数(户)、互助资金借款户数(户)、贫困户借款户数(户)、互助资金累计借款人次(人次)、互助资金累计发放借款(万元)、贫困户借款(万元)、互助资金累计还款(万元)。

九是乡村旅游方面。由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开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数 (个)、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数(人)、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万元)。

十是教育方面。由教育局提供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教育部门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资金投入(万元)、省级资金投入(万元)、市县资金投入(万元)。

十一是卫生和计划生育方面。由卫健局、医保局提供有卫生院的乡镇数(个)、有卫生室行政村数(个)、人口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节育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人)、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县域外转诊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每千人口卫生计生技术人员数(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卫计部门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资金投入(万元)、省级资金投入(万元)、市县资金投入(万元)。

十二是文化建设方面。由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县级公共图书馆数(个)县级文化馆数(个)、有综合文化站乡镇数(个)、有文化/图书室行政村数(个)、通广播电视行政村数(个)、通广播电视自然村数(个)、文化部门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资金投入(万元)、省级资金投入(万元)、市县资金投入(万元)。

十三是贫困村信息化方面。由工信局提供通宽带网络行政村数(个)、通宽带网络自然村(20户以上)数(个)、未通宽带的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数(个)、手机能上网行政村数(个)。

十四是雨露计划方面。由扶贫办、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提供雨露计划培训人数(人)、新成长劳动力(“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人数(人)、中高等职业教育(人)、劳动预备制培训(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数(人)、农村适用技能培训人数(人)、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人数(人)、雨露计划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万元)、省级及以下专项资金投入(万元)。

十五是扶贫小额信贷。由金融办提供扶贫小额信贷覆盖贫困村数(个)、扶贫小额信贷贷款户数(户)、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总额(万元)、发展种植业、林果业(万元)、发展养殖业(万元)、发展加工业(万元)、发展服务业、运输业(万元)、 其他(万元)、支付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万元)、地方贴息资金(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当年到期贷款额(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当年到期贷款回收额(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余额(万元)。

十六是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由发改局提供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户数(户)、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人数(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户数(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户数(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投入(万元)、中央预算内补助投资(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投入(万元)、市县专项资金投入(万元)、其他资金投入(万元)。

(二)村级基础信息维护

主要涉及256个行政村,8个模块的维护工作。由乡镇负责组织村扶贫专干维护,9月30日前维护到位。具体包括:

一是人口信息

1、总户数、总人口数:本次不需要修改,如需要修改,需要报县脱领小组上报省办修改。

2、五保户数、人数:为全村五保户数、人数,包括非贫困户中的五保户、人口。

3、五保贫困户数、人数:为建档立卡户中的五保户数、人数,一般已脱贫户中没有,应与系统未脱贫户中五保户数、人数一致;五保户数≥五保贫困户数,五保人数≥五保贫困人数。

4、低保户数、人数:为全村低保户数、人数,包括非贫困户中的低保户、人口。

5、低保贫困户数、人数:为建档立卡户中的低保户数、人数,应与系统未脱贫和已脱贫户中低保户、人口之和数据一致;低保户数≥低保贫困户数,低保人数≥低保贫困人数。

6、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人数:根据上报县扶贫办创业致富带头人数量填写,注意是创业致富带头人数量,不是带动受益户数量。其他的根据实际情况更新。

二是收入信息

1、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通过测算填写,有支撑资料。

2、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县上标准必须达到6万元以上,并有支撑账务资料、管理办法等。

三是基础设施

1、未实现饮水安全户数、危房户数:全部填写“0”。

2、通生活用电(新增加项):全部勾选“是”;在2017-2019年度进行补充维护;通过历年数据比对生成贫困村“通生活用电”帮扶措施。

3、通生产用电(新增加项):全部勾选“是”;在2017-2019年度据实进行补充维护;通过历年数据比对生成贫困村“通生产用电”帮扶措施。

4、通硬化路:据实填写;通过历年数据比对生成贫困村“通硬化路”帮扶措施。

四是公共服务

1、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所有行政村达到验收标准。

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所有行政村达到验收标准。

3、参加大病保险人数:参加合作医疗就全部参加大病保险。

4、乡村医生数:至少有1人。

5、村小学个数(新增加项):根据实际填写;在2017-2019年度据实进行补充维护;通过历年数据比对生成贫困村“建小学”帮扶措施。

五是信息化建设

“是否接入光纤宽带”:出列村出列当年及以后年度全部勾选“是”,以前年度根据实际勾选。

六是签约医疗服务团队

涉及257村,根据实际签约情况填写当年整个团队信息,一般4-6人,录入每个人“姓名、电话、所属医疗机构信息、是否团队负责人”。

七是脱贫措施(只涉及60个贫困村)

贫困村脱贫措施8个指标:通硬化路、通生产用电、通生活用电、光纤宽带接入、建小学、建卫生室、建文化室、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都是从贫困村基础信息里自动汇总生成,并且也是通过比较本年状态和上一年状态,仅在状态发生好的变化时,才属于有对应的脱贫措施发生,对应年度要据实填写。

需要注意是,上述贫困村脱贫措施是历年数据前后比对分析产生的。比如:某贫困村已经通硬化路了,为什么脱贫措施里显示的仍然为‘否’的问题,是因为‘通村硬化路、通生产用电、通生活用电、光纤宽带接入’这4项指标,仅在上一年为‘否’、本年为‘是’的情况下,脱贫措施才显示为‘是’;其他情况都显示为‘否’。再比如:‘建小学、建卫生室、建文化室’这3项指标,只要本年数量比上年增加,脱贫措施就显示为‘是’;其他情况都显示为‘否’。还比如,“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这项指标,脱贫措施显示的是本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差额。

八是自然村信息更新。包括人口信息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更新。人口信息方面,保证各自然村之和分别等于行政村户数、人数之和;残疾人户数,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其他指标项逻辑关系与行政村一致。生产生活条件方面,未实现安全饮水户数,全部填“0”;自然村通动力电:该自然村有1户通,就算通,该指标为贫困村退出验收指标,全部勾选“是”。

(三)户级基础信息维护(所有建档立卡户)

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上年度收入3个方面的信息维护。

一是基本情况中重点指标更新

1、在校生状况:更新为2019年秋季最新信息,2018年及以前必须连续;新生儿及未上学人员勾选“学龄前儿童”,不能勾选文化程度。

2、健康状况:分为“健康、长期慢性病、患有大病、残疾”,根据人员情况可进行复选,要符合逻辑关系(如选择健康,不得复选后三项;选择长期慢性病,就不能选健康、患有大病,可以复选残疾;选择患有大病,复选只能选残疾);“健康状况”与“证件类型”、“劳动技能”对应一致。

3、劳动技能:根据户里实际情况选择;普通劳动力是指16(含)-60(不含)周岁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技能劳动力指经过技术等级考试合格后,获得人社部门统一颁发的相应等级的执业资格证书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16(含)-60(不含)周岁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是指16(含)-60(不含)周岁之间有劳动能力的病人以及6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能够从事一些简单劳动的人员。

4、义务教育阶段未上学原因:如有失学或辍学人员可选因病、因残、厌学、其他、提前毕业、推迟上学,该户没有失学或辍学人员不选,直接不操作,不要选其他。失学:从来没有上过学。辍学:没有完成规定学业发生的中途退学行为。

5、是否会讲普通话:一般全部勾选“是”。

6、是否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一二三四类低保、五保选“是”;成员“是否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整户“贫困户属性”、低保金和五保金录入情况对应一致;贫困户属性按照“只要当前户内有一个人享受低保或者五保该户属性就定为低保或者五保贫困户,户内同时有成员低保和五保按照多数服从少数原则确定”;三、四类低保,“贫困户属性”勾选“低保贫困户”,“是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按实际勾选为“是”,实际保障几人就勾选几人,“低保金”可不填写。

7、是否享受人身意外保险补贴:“三户一孤”人员(未脱贫户、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孤儿)勾选“是”,根据“三户一孤”实际花名册勾选。

8、是否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根据户下是否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勾选;直接提取生成“健康扶贫”帮扶措施。

9、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根据实际情况勾选(符合参保条件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必须在100%以上);直接提取生成“综合保障性扶贫”帮扶措施。

10、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全部参加(脱贫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必须在100%以上);直接提取生成“健康扶贫”帮扶措施。

11、是否参加大病保险:各年度合作医疗缴费包含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缴费,参加合作医疗的全部参加大病保险;直接提取生成“健康扶贫”帮扶措施。

12、是否务工:务工所在地要勾选到乡镇,填写务工时间(0-12个月)、联系电话、务工企业名称(无具体企业,填打零工)、所属行业(一产、二产、三产)、就业渠道(扶贫公益岗位、扶贫车间、有组织外出务工、自主就业);直接提取生成“就业扶贫”帮扶措施。

注意事项:公益岗位(人社局)、护林员(林业局)、护草员(畜牧局),必须勾选务工情况,务工所在地勾选到乡镇,务工时间填写聘用月数(0-12),务工企业名称填写所在村,所属行业勾选“三产”,就业渠道勾选“扶贫公益岗位”;扶贫车间务工人员,与上报县人社局扶贫车间带动户和扶贫车间项目勾选受益户一致,务必勾选务工情况,务工所在地勾选到乡镇,务工时间填写聘用月数(0-12),务工企业名称填写扶贫车间名称,所属行业据实勾选“二产”,就业渠道勾选“扶贫车间”;公益岗位、护林员、护草员、扶贫车间聘用人员都必须填写“工资性收入”,并注意其“健康状况”“劳动技能”。

13、公益岗位:2018-2019公益岗位(人社局)、2017-2019护林员(林业局)、2014-2019护草员(畜牧局)。根据上报行业部门花名在扶贫对象-基础信息维护-2014-2019对应年度-贫困户-基本情况-录入公益性岗位(护林员、护路员、护草员、护水员、护边员、护理员、保洁员、治安协管员、其他)、聘用月数(0-12个月),并按照“12、是否务工”对应录入务工情况、工资性收入。公益岗位人员有死亡、系统已减少的,务工情况无法录入,如果家中有其他务工人员的,可将公益岗位工资收入继续录入工资性收入,无其他务工人员的,录入其他转移性收入。2019年公益岗位还需要在项目模块进行受益户勾选。通过扶贫对象信息直接提取或项目勾选受益户信息提取生成“公益性岗位”帮扶措施。

14、贫困户属性:根据是否享受低保、五保勾选;特困供养,直接提取生成“综合保障性扶贫”帮扶措施。可在乡级后台数据管理中修改。

15、致贫原因:可选3种,根据户下当前主要的致贫原因选择,与户里基本情况无逻辑错误;

16、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必须正确;

二是生产生活条件

1、是否有龙头企业带动:与龙头企业项目挂钩,宁县无龙头企业项目,应勾选“否”;331+合作社入股带动,不是龙头企业带动。可根据自定义条件筛选查询,修改之前录错信息。直接提取生成“产业扶贫”帮扶措施。

2、是否有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主系统中贫困户信息查询-生产生活条件-“是否有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一栏需要各业务主办与创业致富带头人子系统录入人员衔接,进行手动录入,保持2018、2019年主、子系统数据一致。上半年的数据统一刷新,是因为错误数据量太大,为减轻基层负担,省上向国扶办报告申请的,这不是常规操作。

3、危房户、危房级别:危房户为“否”,危房级别可不选或选“A/B级” ,危房户选“是”,必须选择危房级别,只能选“C/D级”。通过历年数据比对生成“危房改造”帮扶措施。帮扶措施中“是否享受危房改造”,‘无’表示该户不是危房,‘否’表示该户是危房、但是没有进行改造,‘是’表示该户上一年是危房、本年不是危房,反映出该户已经进行了改造,作为本年的帮扶措施体现。根据2014-2019年住建危房改造花名,逐年度、逐户核实“生产生活条件”-“危房户”信息是否合适,要在本年度帮扶措施中“是否享受危房改造”体现为“是”,必须上一年度“生产生活条件”-“危房户”勾选为“是”,并且“危房级别”勾选“C/D级”,本年度“危房户”勾选为“否”,“危房级别”不勾选或勾选为“A/B级”;对于脱贫后实施危房改造,要进行斟酌,不要造成脱贫当年“危房户”勾选为“是”,出现脱贫不实问题;对于两次实施危房改造的,也要甄别采集。

4、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勾选“是”,宁县已脱贫户、未脱贫户全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5、入户路改造、解决安全饮水、卫生厕所改造:每年度据实勾选;通过历年数据比对生成“生活条件改善”帮扶措施。都是通过比较本年状态和上一年的状态变化,确定是否进行了改善。比如:从建档立卡以来,该户的饮水在历年一直是安全的,这种就不属于改善。入户路改造,看的是‘入户路类型’是否由低变为高,比如:上一年是泥土路、本年变为砂石路。解决安全饮水、卫生厕所改造根据行业部门项目花名勾选;是否解决安全饮用水,脱贫户脱贫当年必须达标。

6、退耕还林还草:根据各年度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填写;直接提取生成“生态扶贫”帮扶措施。

三是上年度收入

这里的“上年度收入”为系统固定表述,实际填写2019年收入信息,由村扶贫专干依据2019年脱贫验收贫困户收入计算表填写。需要注意的是,对资产收益扶贫分红收入,填写入股分红资金(计算周期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有就填,没有填“0”,不能为空;对其他财产性收入,有的就填,没有填“0”,不能为空。

(四)扶贫主体基础信息维护

这里的扶贫主体指的是县级及以下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由乡镇负责对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基本信息及结对关系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录入更新,2019年9月30日完成。这里注意下,对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发生调整变化的,乡镇要第一时间进行更新维护,确保结对帮扶时间不出现断档,同一时间段至少有3名驻村工作队成员,包括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还要注意帮扶结对的结束日期不能早于开始日期。对出现既是贫困户又是帮扶责任人的情况,必须核实核准贫困户情况,属于错评的坚决予以剔除,属于后期发展较好,脱贫后成为帮扶责任人的必须予以更换。

以上4个方面的基础信息维护工作,主要数据都来源于2019年脱贫验收过程中各验收组核实采集的村户信息,乡村数据录入人员要与验收组及时对接,依据当天本乡镇验收组采集的数据,及时对国扶系统数据进行核实更新、校验纠错。

二、项目模块数据采集录入

共涉及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数据录入2个方面工作。

(一)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需要县乡录入校验人员分三个阶段共同配合完成。

一是县直相关部门提供项目信息。9月22日前,16个相关部门要将项目信息报送扶贫办项目股,具体涉及的部门及需要报送的项目主要有:

1、农业农村局负责2018年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331+”产业培育、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产品旗舰店、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扶贫车间建设、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地膜补助项目;2019年贫困户巩固提升工程(新识别户奖补)、村级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专业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有机肥推广、五小产业培育、粮改饲项目、测土配方补助、中药材种植项目。

2、水务局负责2015年贫困村小电井工程建设项目;2016年安全饮水建设、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17年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18年安全饮水建设项目;2019年安全饮水项目。三是

3、金融办负责2016、2017、2018、2019年精准扶贫贷款贴息项目。

4、果业局负责2017年林果经济培训;2018年特困户产业培育、贫困户“331+”苹果产业培育、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贫困户苹果产业培育项目;2019年村集体经济、产业贷款贴息项目。

5、人社局负责2017年劳务技能培训项目。2018年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扶贫车间建设、贫困户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巩固提升、脱贫户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巩固提升项目。2019年扶贫车间、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国投人力海外劳务输出补贴项目。

6、卫计局负责2019年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项目。

7、商务局负责2017年电子商务培训项目;2018年电子商务培训项目。2019年消费扶贫项目。

8、住建局负责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2017年安全住房补贴项目;2018年安全住房补贴、安全住房建设项目;2019年人居环境建设、危房改造、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

9、教育局负责2019年职业技能培训、贫困学生资助项目项目。

10、林草局负责2018年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2019年九龙川林场生产设施建设、造林补贴项目。

11、交通局负责2019年安防工程建设项目。

12、农技中心负责2014、2015、2016年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项目,2017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地膜补助项目。

13、畜牧局负责2018年贫困户“331+”养殖产业培育、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

14、工信局负责2018年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

15、农机局负责2018年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

16、文广局负责2018年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16个部门提供的所有项目信息都必须包含以下12项内容:1.项目总投资、2.项目进度、3.拨付资金(万元)、4.报账时间(最终)、5.立项文号、6.立项时间、7.批复文号、8.批复时间、9.开工时间、10.竣工时间、11.中标通知书号、12.项目受益户花名。这12项信息缺一不可,必须准确无误、按时梳理提供。

二是项目信息录入。9月26日前,由扶贫办负责组织人员完成以上项目信息的录入。同时县发改局要独立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工代赈项目和光伏扶贫项目的系统信息更新维护。

三是项目受益户勾选。9月30日前,由乡镇负责完成项目受益户的勾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项目勾选的是受益户,有些则勾选的是受益人;还需要注意的是雨露计划、公益岗位等部分项目受益户勾选后,都需要填写“详细信息”。

(二)创业致富带头人数据录入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将其纳入精准脱贫的十项精准扶贫工程,对今年计划脱贫摘帽县以及往年已经脱贫摘帽的县,省上明确要求今年10底前完成致富带头人培育培训底线任务,即每个贫困村培育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人平均带动贫困户5户以上,县上要求每人平均带动9户。目前,我县扶贫系统中创业致富带头人平均带动5.5户,其中有45个致富带头人带贫户低于4户,加上,近期正在进行数据清洗,工作形式十分严峻。具体有2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对现有基础信息纠改和维护。一是部分乡镇录入的致富带头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出现错误,需要再次核对,予以修改。二是对于丧失劳动力的要及时更正,一般年龄超过65周岁或者二级及以上残疾的人员,坚决不得录入劳务带动。三是创业致富带头人子系统勾选的受益户与国扶子系统勾选的受益人员不一致。需要先逐个以实为实的建立带贫台账,明确具体的带贫协议、带贫方式(务工或者分红)、务工时间、务工收入、或者入股金额和分红比例,这是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基础资料,也是后续各级验收考核的重要依据。然后根据台账在创业致富带头人系统中,勾选带贫户及受益人,并输入相应的务工时间及务工收入(或分红金额);最后在国扶子系统按照年度勾选好受益户及受益人。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在两个系统进行依次分别录入,要注意先后顺序,前后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比如国扶子系统录入的务工收入一定要大于等于创业致富带头人系统录入的务工收入,因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务工收入仅仅是该户务工收入的一部分。还有一点就是,创业致富带头人系统的使用率也是省上考核的一个方面,相关业务人员必须定期登录维护,每月不低于10次。

二是对未培育到位的要加快培育进度。根据县农业农村局提供数据来看,全县60个贫困村的规范化合作社共有**个,而系统中仅录入了138个,乡镇要尽快甄别梳理,纳入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范围,加快培育工作。二是系统现有的30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中202名没有参加过相应培训,工作存在缺项,乡镇要及时摸清这些人员的培训需求,9月23日前报回扶贫办产业股,尽快安排培训。

三、数据质量核查整改

数据质量核查整改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9月21日-9月22日,各乡镇要首先将省市反馈的问题数据(已传至建档立卡群文件)核查修改到位,无法修改的要统一整理写明原因及时上报县扶贫办,确保省市反馈问题按期整改到位。

第二阶段:9月23-9月30日,各乡镇要对照国家数据质量最新规则(共101条,其中:1级12条,2级50条,3级17条,4级22条),重点从1-3级指标,逐项核查、逐条整改,优先确保2019年数据质量核查整改到位,同时,将2013至2018年历年数据质量按照规则进行核查整改。在系统信息维护和问题数据核查整改中:一要把控数据采集录入源头,乡镇在安排干部采集录入数据时,要严格按照信息指标要求进行监管指导,每天定时按照最新数据质量规则对系统数据进行全面核查,对发现的问题数据要及时核实整改。二要举一反三,巩固质量,确保同类问题数据核查整改后不再出现。在修改问题数据时要理清关联信息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信息一同修改到位,防止改了旧问题出现新问题的情况。

这里还需要对1-3级规则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予以特别说明:

1、高度重视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指标规则。一是未脱贫(返贫户)人均纯收入不得低于2000元,已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不得低于省定3800元,特别注意因动态管理人口自然增减造成人均纯收入不达标的,要及时核准收入并修改收入信息,确保收入达标。二是脱贫户(含历年脱贫户),系统中“是否危房户”均选为“否”,住房面积应根据对应人口达到相应标准,不能为“0”;“是否解决安全饮用水”均选为“是”,不能为空。全县已全面解决安全饮水,未脱贫户“否解决安全饮用水”均选为“是”,不能为空。三是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6-15岁)中,14周岁(不含)以下健康人口“文化程度”为“无”,“在校生状况”为“学龄前儿童”(6岁以下不含6岁)或“小学/初中”(6岁-14岁不含14岁);因病因残辍学的,“在校生状况”为“无”,“文化程度”根据实际选“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同时“义务教育阶段不在校原因”选为“因病或因残”。“在校生状况”和“文化程度”都不能同时为空或同时选填。四是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系统中贫困人口“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是否参加大病保险”均选为“是”,不能为空。

2、重点把握系统各项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致贫原因和其他致贫原因要与户情实际相符。兜底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和其他致贫原因不能为“缺资金”、“缺技术”或“缺土地”;家庭成员均无(含丧失)劳动力的,主要致贫原因和其他致贫原因不能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家中无残疾人,主要致贫原因和其他致贫原因不能为“因残”;家庭成员均健康,主要致贫原因和其他致贫原因不能为“因病”;脱贫户易地搬迁入住时间不能迟于当年系统脱贫时间;贫困人口有务工的,务工时间和务工地点不能有缺项,比如贫困人口享受公益岗位项目的,要选填务工地点和务工时间;家庭成员没有务工的,不得选填务工地点和务工时间。

同时,持续做好户籍信息问题数据核查整改。对“证件号码相同但姓名不同”的问题数据,属于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录入错误造成的,乡村要尽快督促本人到派出所核准信息,并督促其办理二代身份证;属录入错误、更名的,填表上报县级修改;属公安户籍错误的,督促户里持证件到派出所更正信息;如有问题反馈不属实,不需要修改的,请提供公安户籍系统查询截图、身份证和户口本清晰照片等证明资料。对“公安部户籍信息比对无此人”的问题数据,属集中管理、户口冻结督促本人携证件采集头像信息、办理二代身份证。属重户销号,到派出所查询删除重户时的纸质档案资料获取信息,或者通过户里联系正确姓名、证件号码,若此人不存在建档立卡前“四有”情况,且经济、生活与该户贫困户连成一起的,在国扶系统直接修改号码;如果实际经济、生活不在一起,在国扶系统把号码修改正确后,再做自然减少(户籍迁出);属参军服兵役系统做自然减少(户籍迁出)。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