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1026sjj000/20240403-0000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4-0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公示公告 |
宁县审计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审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依法审计,聚焦审计全覆盖,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审计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审计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审计监督的成效进一步彰显。
一、周密部署,多措并举
我局始终坚持把普法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积极适应审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法治宣传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依法审计理念,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审计监督权,切实规范审计执法行为。我们不骄不躁,认真总结,乘势而上,努力做好“八五”普法工作,为审计监督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明确细化学习宣传内容。全面部署我局第八个五年普法工作,印发了年度普法工作要点,推进依法审计实践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切实规范审计执法行为,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我局始终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坚持和完善了局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牢固树立审计工作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履职尽责、审计服务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观念,率先垂范,自觉带头尊法、学法、讲法、用法,层层传导压力,促进依法行政、依法审计观念的带动辐射效应。
(三)灵活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普法社会覆盖面。在审计现场融入普法宣传。审计组利用现场审计时机,着重从增强科学理财、依法管财和提高对依法审计工作的认识入手,向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讲解审计法律法规和各项财经制度规定,促使被审计单位自觉遵守财经纪律,积极配合、支持审计工作,认真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并指导建立完善财政财务等方面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严肃法纪。
二、依法审计,精细管理
我局注重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质量控制为切入点,突出审计精细化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全方位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不断夯实审计工作基础,促进审计执法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一)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审计质量控制结合起来,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为切实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控制,先后学习了《审计现场管理办法》《宁县县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提升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
(二)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审计项目规范化结合起来,质量意识不断强化。在当前审计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准则作为审计质量建设的“一条主线”来抓,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强力规范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行为,切实打牢审计工作的基础;始终坚持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和审计有关规定,做到审计程序、审计方案、审计记录、审计证据、审计定性及处理援引法规、审计业务文书等依法规范操作。
三、认真总结,锐意进取
我局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法治宣传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审计人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能力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审计项目规范化还不是很高,对审计事项审不深、审不透、审不细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局将认真分析研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奋力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新发展,努力开创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审计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宪法和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意义,深入持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谋划审计工作新思路,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审计干部队伍适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要求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审计干部队伍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更加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二)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遵守法律的意识。严格遵守审计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按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和审计程序实施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将法治教育与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准则关于审计职业道德的规定有机结合起来,使审计人员恪守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审计职业道德,提高审计职业道德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能力。切实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有效整合审计资源,积极探索和推广多专业融合、多方式结合和上下联动的审计组织方式,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全覆盖,加大审计力度。总结、推广审计实用技术和方法,运用审计职业判断,及时发现和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提高核查问题的能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审计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和计算机审计方法,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管理方式,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分析研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进文明审计。将文明审计作为审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审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推动文明审计提供制度保障。在审计过程中,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努力做到依照法律、符合程序、确保质量,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遵守审计纪律,言行举止文明,妥善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关系,维护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