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人民政府

水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621026swj000/20240402-00006 发布机构: 宁县水务局
生效日期: 2024-04-0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公示公告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宁县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4-04-02 浏览次数: 【字体:

 

宁县水务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宁县水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县法治建设年度安排,紧紧围绕推进全省水利系统法治水利高质量建设一条主线,着眼聚焦水利立法、水利“放管服”改革、法治水利建设、依法行政、水利执法监督等重点领域,统筹立法先行、执法推动、普法保障“三位一体”思路布局,推动水务系统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现将我局法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学法基础

   (一)健全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好法治工作,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务系统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检查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二)健全工作制度。为确保我局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积极推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前法律咨询制度、水政监察员学习培训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

   (三)加强考核监督。我局以考核监督为手段, 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依法行政、法制宣传绩效考评机制,将法制宣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建立责任制,进行目标分解,抓好责任延伸,做到责任明确,目标具体,并通过健全完善工作进度通报、目标任务督促检查等多项制度,保证工作目标落实到位。

    (四)加强水法宣传。我局的法制宣传工作坚持集中宣传与长效宣传相结合、平时宣传与执法工作、水行政管理相结合,使水法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形式多样,成效显著。3月份,我局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开展了“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在华联超市门前设宣传咨询台1处,向县城干部群众宣传水法律法规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知识等,散发宣传单、宣传画16000张,水法汇编读本1200本,节水宣传纸杯12000只,向全县移动手机用户发送水法宣传短信3600条。

二、加强学法用法,提高办事能力

(一)突出政治站位,思想有高度。坚持党对水利法治建设的领导,将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抓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增强推动水利法治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学法懂法用法的紧迫感,提高法治工作本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成效转化为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

(二)突出抓主抓重,学习有深度。紧紧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以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为重点,就法治政府建设、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实务、新行政处罚法背景下水行政执法难点问题解析、规范水行政执法巡查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处罚案件中的法律适用、水行政执法基层实务、执法案卷规范解析等内容进行学习。弥补了工作人员能力上的“不足”,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强化了法治意识,明晰了发展方向,增强了使命担当,对水政执法工作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三)突出锤炼本领,促干有力度。以解决水行政执法面临的执法能力不足、刚性不够、动力不强,不会执、不敢执、不想执等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效能为落脚点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推进新阶段法治水利建设行稳致远”法治专题网络教学授课,对典型案卷开展了互评,切实引导执法人员不断夯实理论根基、提升素质能力、练就过硬本领,把学习培训的成效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措施,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动力,树牢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坚持执法为民、普法为民,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树立水行政执法权威和良好形象。

 三、强化行业监管,提高行政质效

       坚定不移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围绕行业涉水问题易发的水库河道、山洪易发区、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和农村饮水安全、水旱灾害防御、河湖“四乱”等重点领域,依法强化行业监管,水事秩序更加规范。  

       一是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提升水利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积极推行简政便民、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具体措施,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优化水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取水许可”审批服务,审批时限由法定“4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实现全程网办、跑零次。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内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开展区域评估的工业园区内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生产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制管理,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执法权责统一。深化行业监管,重点领域执法有力,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河湖管理、河道采砂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持续深化河湖“四乱”问题专项整治,健全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协调机制,不断推进水行政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扎实开展水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与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逐步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提升水利普法针对性,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树立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提高水利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开展“以案普法、以案释法、以案讲法”优秀案例选编征集,常态化推进宪法、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实施水利干部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进水利系统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水利普法融入基层水治理、融入全面依法治水管水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提升全社会、全民众水利法治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2023年,我局法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期全面依法治水新形势相比,与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水利法治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水利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程度还不够高、水行政执法信息化、联动化机制建设还不够有力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锚定工作目标,从建设法治水利环境、树立法治水利理念、补齐法治水利短板、强化水利法制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持续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促进水利法治建设,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宁县水务局

2024年4月2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