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1026tcz000/20210427-0010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4-2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扶贫 |
“小车间”撑起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近年来,太昌镇把建办“扶贫车间”作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发挥政府“引力”、释放企业“内力”、激发群众“动力”、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建成了“伊人绣坊”刺绣、“富邦”劳动防护用品、“畅泰”鹌鹑蛋加工等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好、带贫成效好的“扶贫车间”,有力地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小车间”逐步撑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在探索建立“扶贫车间”工作中,太昌镇积极发挥党委、政府引领作用,加大扶持力度,认真做好引导、管理等各项服务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一是突出创业能人引领。社会能人、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标准化工厂生产、小作坊加工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为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依托各村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因地制宜建立“扶贫车间”,宜工则工、宜养则养。三是结合实际选准模式。重点探索了以“富邦”为代表的厂房式“扶贫车间”、以“伊人绣坊”为代表的居家式“扶贫车间”、以“畅泰”为代表的合作社式“扶贫车间”等三种模式建设,宜大宜小,可集可散。四是创新机制建立党群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在富邦“扶贫车间”成立了党支部,通过有经验、有技术、有思路的党员来带领其他贫困户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头雁”的引领有效激发贫困户劳动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同时,在伊人绣坊“扶贫车间”成立了妇联组织,选派妇联主席参加市县陇原巧手骨干培训班,赴杭州培训学习,带动周边妇女群众为帮带对象进行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提供缝纫、裁剪、刺绣等工作岗位,发展“居家经济”。五是大力吸纳贫困户入股增收。伊人绣坊“扶贫车间”共吸纳贫困户入股11户,入股资金11.92万元,按年12%保底分红,户均年分红1300元以上,以产业带动就业,为周边乡镇180余名妇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2名),提供刺绣技艺培训和就业机会,通过培训提高了技艺,带动他们长期领件加工,年均收入3500元以上,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畅泰“扶贫车间”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吸收9户贫困户,入股资金12.431万元,年分红比例12%,并为社员和周边农户免费提供技术、销售及加工服务,实行订单销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富邦“扶贫车间”采取“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培训上岗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人。
富邦等“扶贫车间”的建成,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增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实现了企业发展和群众脱贫的双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