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1026tjj000/20211216-00029 | 发布机构: | 宁县统计局 |
生效日期: | 2021-12-1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2021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拼搏实干,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的态势,基本实现阶段性目标。
一、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加快,总量明显扩大
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2.96亿元,总量比上年同期扩大11.68亿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2.5%;第二产业增加值10.38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26.11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1:19.59:49.3,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高3.84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下降5.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71%、33.19%和31.1%,一产贡献最高。
(二)三次产业呈现“稳升快”发展态势
1.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16.8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3.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到24.72万吨,较上年增加2.17万吨,增长9.64%;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14.96万头、6.88万头、7.89万只和68.54万只,同比增长15.9%、6.1%、3.5%和23.5%;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16.85万头、3.73万头、7.44万只和19.4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7.6%、5.3%、17.9%和22.4%。蔬菜产量5.91万吨,同比增长19.8%,水果产量6.59万吨,同比增长123%。
2.工业生产发展较快
前三季度,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5.3个百分点,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态势。这一增速主要得益于全县上下大抓工业生产加快油气资源开发。分规模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2%,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分行业看,采矿业增长24%,制造业增长7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9.2%。
3.服务业快速上升。
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11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去年同期12.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6.7%,住宿餐饮业增长33.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8.9%,金融业增长1.1%,房地产业增长11%,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8.9%。
(三)两大需求稳步向好
1.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房地产拉动强劲
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2%。从项目个数看,全县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62个,房地产项目9个。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增长26.6%;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74.5%;第三产业投资额下降19%。
房地产拉动力强劲。前三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4.1亿元,同比增长432.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2.3%,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个百分点。
2.市场销售稳中见旺,接触性消费增长强劲
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7亿元,增长17.6%,高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53亿元,增长16.12%,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74亿元,增长17.6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13.76亿元,增长18.4%;农村完成4.51亿元,增长15.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31亿元,增长41.9%;商品零售收入15.96亿元,增长14.8%。
(四)民生保障稳固有力
1.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控制目标,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三季度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1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7%,低于控制目标1.13个百分点。
2.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32.1元,同比增加1899.1元,增长7.3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6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6.9元,同比增加922.2元,增长12%,高于上年同期5.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18,比上年同期缩小0.16个百分点,农村增速高于城镇4.6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五)财政金融持续稳健
1.财税收入增速提升,重点领域保障有力。前三季度,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5.17%,高于上年同期8.19个百分点,比8月份提高16.2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5亿元,增长84.03%;非税收入完成0.66亿元,下降30.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亿元,增长18.69%。从重点支出看,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分别增长23.59%、5.86%、11.77%、48.62%、109.4%、112.73%。
2.存款规模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37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8.27亿元,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74.5亿元,下降0.24%。存款余额增速高于贷款11.24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来看,基本盘保持稳定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但也要看到,存在经济总量偏低,项目储备不足,入库不及时,进展不平衡的问题。
GDP总量依然很低。
从增速看,我县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增长16.8%。但从经济总量看,全县三季度GDP52.96亿元,排名第7位,仅高于正宁县,与第一名西峰区差距139.8亿元,低于环县43.81亿元,华池县33.14亿元,庆城县14.14亿元,镇原县13.09亿元,合水县0.44亿元。
(二)农业生产基础不稳,保增压力大。
今年我县先后遭受大风、冰雹、干旱和连续降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部分乡镇秋粮减产。畜牧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全县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还未真正建立,面对生猪市场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等现实因素,生猪产业还不够适应。利益联结机制也不完善,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之间的链条关系还十分脆弱,畜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提高。
(三)工业经济的结构不优,地方工业增长乏力
从前三季度全县经济结构看,第一产业占比31.1%,第二产业占比19.59%,第三产业占比49.3%,二产占比最低。在规上工业中石油高比重效应依然持续,前三季度石油占比83.6%,地方工业仅占比16.4%,石油直接决定着全县工业发展形势。从地方规上工业看,增长依然乏力,前三季度仅完成增加值0.78亿元,同比下降2.6%。从11户规上工业企业上报数据看,6户企业产值同比出现下滑,1户企业至今未开工生产。
(四)消费恢复基础不牢靠,市场活力仍然不足。
一是四大行业维持稳定但增长潜力小。全县消费群体有限,传统零售行业受网上零售等新业态冲击大。限上批零住餐业全县仅12家,数量少且产品同质化严重,要走出当前不温不火的困境还需在服务升级、产品更新上有所突破。二是疫情依然是影响商贸企业营业额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三是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中,没有日用百货零售单位,与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息息相关的商品消费情况无法准确反映。
投资规模扩张任务重,项目接续总体乏力。
一是当月新增项目个数减少。1-9月全县新增入库项目44个,其中9月新入库项目9个。二是大项目推进较慢。全县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14个,1-9月完成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为52.64%,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引领、支撑作用减弱,无法保持全县投资领域持续向上向好发展。
三、对策建议
前三季度,全县经济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展望四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但近期外围疫情有所反弹,人们对疫情担忧加剧,全县经济恢复中仍存在不均衡、不可持续的苗头性问题,经济发展回归常态发展进程,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下阶段,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以自身发展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一)采取措施确保畜牧业稳步发展。要提高预警预测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畜产品预警机制,及时掌握价格变动情况,尤其是生猪和鸡蛋市场价格变动行情,做好市场分析预测,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同时加强资金扶持,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稳定畜牧业生产。
(二)做好地方规上工业的至滑回升工作。一要准确掌握企业运行状况,加强调度,保障尽可能多的企业达产达效,稳住当前下滑态势。二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做好工业项目谋划,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要继续在工业重点行业、重点板块上下功夫,落实好全县抓龙头、引骨干、聚配套、成链条,为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四是抓好2户企业年底达规入库工作,以入库企业数量支撑工业经济新增量。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开展消费促进工作。支持家电、建材等消费升级类商品促销。继续推进税费、租金减免或延缓缴纳等各项政策落实。重点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的服务类消费产业支持力度。同时也要抓好三户企业达标入库工作。
(四)紧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进工作。要对正在实施的项目,督促施工企业加快施工进度,深挖潜力。对进度缓慢的6个在库项目,深度剖析原因,建立时间倒逼机制,明确完成时限,高压紧逼,确保形成更多投资量。对开工未入库的宁县煤矸石综合利用建设等8个项目和10月份上报未被省局审批通过的宁县南山公园等5个项目,尽快督促完善相关入库手续,及早进库。
(五)做好统计调查单位入库工作,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要全面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强“四上”企业培育发展和入库统计工作的意见》,压实部门责任,强化信息共享,全面摸底“准四上”企业情况,创新工作措施,加强服务保障,建立扶持培育的“动态库”,常态化促进有潜力的企业尽快入库纳统。此外,要紧盯每年11次月度申报(2-12月月初,只能申报上年第四季度及当年新开业企业)和每年2次年度申报(每年11月初和12月底,以前年份开业、经过扶持培育达标的老企业均可申报)的时间节点,做到“即入即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