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2-03-0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文件 |
宁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2012年全县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2年,全县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群众、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和“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县委十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服务全县转型跨越、率先突破的大局,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巩固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着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加快特色文化大县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主要任务是:突出抓好“四大工程”,扎实开展“五项活动”。
“四大工程”:
(一)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力抓好理论武装工程
进一步深化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一是加强干部群众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村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六大创建”活动、“书香宁州”全民读书学习活动、读书“六进”(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估,表彰先进典型,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改进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坚持察(考察)、看(看书)、听(听课)、讲(讲座)、研(调研)五措并举,力求学习形式生动活泼。二是强化理论成果宣传普及。以县委党校理论教员、乡村干部为主体,分层组建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各类政策法规、重大决策部署等主题,巡回乡镇、社区和村组开展理论宣讲对谈活动,实现“三级队伍齐行动、理论宣讲全覆盖”。积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辅导报告活动,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三是加强重点社科理论研究。围绕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举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奖征文”活动,推出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理论成果,服务工作决策,指导工作实践。加强社科队伍建设,组建成立宁县社科联机构,增加人员力量。
(二)始终坚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力抓好新闻宣传工程
一是强化对内宣传,力求一个“深”字。坚持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温家宝总理视察庆阳谈话精神、县委十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项目突破年”、“政策落实年”、“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十大惠民工程”、先进典型宣传推介等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全年工作始终,集中开展“十大战役宣传”,唱响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率先突破”的主旋律,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突出抓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方式和手段,大力宣传行动的意义、原则、任务,宣传行动的措施办法、进展成效、先进典型,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拓展外宣平台,力求一个“广”字。围绕提高宁县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式的对外宣传格局。全面加强网络宣传,成立网管办,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和舆情信息通讯员队伍,强化对县域各网站的管理和指导,及时更新内容,提升宣传水平。围绕重大节会活动,紧盯中央、省、市级报刊、电视台、知名网站,全面宣传推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推广典型,展示亮点,形成主动出击、相互协作、多方联动的外宣工作新格局。与此同时,坚持整体策划、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社会宣传阵地建设。以西长凤高速、省道202线、303线及乡镇所在地为重点,以“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奋进促跨越”为主题,策划布设宣传阵地,建立社会宣传长廊,形成宣传推介宁县的靓丽名片。制定出台《宁县户外宣传管理办法》,对主干公路、城镇街区、重点路口设立的各类宣传广告牌、商业门店牌匾、墙体广告,集中进行清理、整治和规范。三是规范新闻管理,力求一个“严”字。进一步完善新闻宣传月安排月总结、重大新闻送审制度,探索建立新闻协调、新闻宣传、新闻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组织举办新闻舆论工作专题辅导讲座,着力提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和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管理,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做好突发事件、重大新闻的舆论引导工作。抓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宣传,引导人们理性看待问题,合法表达诉求。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力抓好“以德育人”工程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干部职工、农民群众、青少年三个层面,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是全面加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开展“五德”(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结合“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活动,在全县各级党政机关组织开展“三学一推广”(学电脑、学技能、学业务、推广普通话)和“五比五看”(比党性意识,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比奉献精神,看服务意识是否增强;比业务水平,看工作效率是否提高;比工作业绩,看任务完成是否出色;比社会评价,看群众或服务对象是否满意)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广泛开展农民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制定《关于加强农民教育引导工作的意见》,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要求,突出抓好农民思想教育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开展政策、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五进农村”农民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开展“四热爱一提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公益事业,提高致富奔小康本领)和“五懂六知”(懂法律、懂政策、懂技术、懂文化、懂卫生,知恩知足、知荣知耻、知礼知德)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树立农村文明和谐新风尚。三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狠抓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由县文明办、教育局负责,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和“五心四好”(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诚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及争当“五星”道德小标兵(尊师星、孝亲星、学习星、助人星、劳动星)为主要内容的三大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认知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评选表彰一批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家长示范学校”、“五星”道德小标兵和“文明好少年”。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抓好互联网、网吧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争取多方支持,力争年内在有条件的乡镇各建成1处“乡村学校少年宫”。
(四)加快特色文化大县建设,全力抓好“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民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按照“六个一”(一个文化活动室、一支文艺演出队、一名文化辅导员、一个文化活动场所、一个文化产业协会、一个特色文化产品)建设要求,加强社区、村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由县广电局负责,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立广播站,定时开展广播宣传。精心组织实施好“绿色电脑进西部”、乡村学校少年宫等精神文明建设惠民工程。二是加快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制定出台《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特色文化大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全县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库,加快推进野王旅游度假村、陇东书院、县城四山景观亭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新建狄公祠,实施庙咀坪保护性开发工程。加快开发香包、刺绣、皮影等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着力打造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旅游开发、文艺创作“四大文化”品牌。设立文艺创作专项资助基金,创作编排《王孝锡》现代戏剧,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艺精品。三是全面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乡镇配备专职宣传文化干事,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专职站长,村委会和社区配备文化辅导员。同时,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聘请专业文化工作者和具有文化专长的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
“五项活动”:
(一)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县”创建活动。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以“共创省级文明县、同享美好新生活”为主题,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坚持不定期对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卫生等内容开展自检自查,认真查缺补漏,制定具体规划,提出相应措施,加大整改力度,全力做好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进一步深入开展城乡群众“懂礼仪、讲卫生、护环境”宣传实践活动,组织举办创建省级文明县知识竞赛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二)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以争创“省级文明县”为主线,以“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塑造良好形象,打造文明宁县”为目标,以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为重点,狠下实手优化软环境,加大投入改造硬环境。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交通主干线、乡镇驻地、重点村庄和主要路口的整治,集中解决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点、店外经营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宁县对外形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沿街机关单位、个体门店“三包六禁”责任制,确保城乡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着力打造健康文明、整洁优美、宽松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三)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宁县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提升宁县发展“软实力”。一是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深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窗口单位、两新组织的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在扩大文明单位覆盖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实现新进展。认真做好第十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和2012年度市级文明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二是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以建设新阵地、培养新农民、创造新环境、开发新产业、打造新乡村、服务新社区为内容的“六新”创建示范活动。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教育为重点,着力开展“五懂六知”(懂法律、懂政策、懂技术、懂文化、懂卫生,知恩知足、知荣知耻、知礼知德)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实施以“五好”(村村民主管理好、乡风文明好、村镇文化好、村容村貌好、农民生活好)、“五通”(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电视)、“五改’(改院、改厨、改水、改厕、改圈)、“五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有序化)、“五有”(有文化体育场地、有多功能培训室、有农家书屋、有村级卫生室、有计生服务室)为主要内容的“五村”建设示范工程,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建设新环境,全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文明村镇示范点,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三是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绿色社区、平安社区、无毒社区、学习型社区等创建活动,促进社区环境卫生整洁优美。深化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不断丰富文明社区建设的内容和载体。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努力建设一批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友爱和谐的社区。四是推进诚信宁县建设。深入实施以“创建诚信政府、诚信单位、诚信个体户,争做文明诚信宁县人”为主题的诚信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命名表彰一批诚信单位、诚信商店(场)、诚信家庭,推动形成重信誉、守信用的良好风尚。
(四)扎实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政府带动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好元旦、春节、元宵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按照部门引导、职工参与、投入最少、简便易行的原则,继续开展“和谐宁县”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举行“爱国歌曲大家唱”文明成果展演活动,组织举办全县首届“农民文艺汇演大奖赛”。以“文化古城•和谐宁县”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批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载体,精心设计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项目,使人们在参与中享受愉悦、感知传统、陶冶情操。深入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面向农民群众、挖掘培养民间文艺人才的工作思路,成立乡村、社区文艺小分队、农民文化大院,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五)扎实开展城乡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宁县社会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广泛招募各类志愿者,开展以生活照料、健康保健、治安维稳、交通协管等为主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志愿服务队伍由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广泛组织开展“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年内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4次以上,打造一批“雷锋号”志愿服务团队和服务品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