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罗文,家住宁县春荣镇昔沟村小沟组。虽然常年在外求学工作,但是时时关注家乡的变化,真心为近几年在县政府领导下,我县基层设施、精神文明、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我县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生活水平差,前几年才完成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极大便利了我县人民的交通,实为利县利民的大好事。但是自然组的村庄道路仍为土路,每逢雨季,洪水冲刷,壕宽沟深,人不能过,车不能行,诸多不便,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常听家人说村里准备铺进户路,内心欣喜,政府能够体察人民之所难。因此每和家里通话,便会关心工程进展。六七月份,家人说村里来人量了路长,听后期盼之情日盛。直至今年九月份,眼见全村其他组的家家户户入户路都完成了硬化,我家门口仍不见动静,家人一打听,才知道工队已经“完工”解散。
经过调查了解,我了解到春荣镇昔沟村入户道路硬化项目落实过程中村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存在的不作为情况,具体如下:
1. 态度傲慢,作风简单粗暴,不贯彻落实国家保护耕地政策。提出群众不接受的方案就认为群众不愿修路,具体表现如下:村里和我家人沟通要占用我家菜地修建村组公共道路,由于我家大部已在前几年被征建新农村住宅,仅剩三分菜地,加之周围已有两条公共道路,遂拒绝。村干部表示:如果不接受从你家门口修村组公共路,就不给你家打路。
2. 不积极响应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我在和县乡村振兴局同志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昔沟村今年在入户路硬化工程中,原本项目总预算有近60万,但是工队最终只完成了40余万就没活可干了。一方面是群众期待修好路,一方面是工队期待干满活,本来是带动经济、造福人民、皆大欢喜的大好事,却办成群众困难未解决,工队工程未干完就解散的满盘皆输,原因何在?皆因村干部不认真了解群众困难,不积极响应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政策。
3. 做事只搞面子工程,把政绩放在第一,把群众困难排在最后。从我县一些政府公开文件中,我了解到昔沟村是县“乡村建设示范村”,今年有省县各级财政补助乡村振兴资金数百万,用途是“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美丽整洁宜居”,效益是“创建乡村建设示范村,为其他村后续开展示范创建工作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在我看来,作为示范村,实在是名不符实。乡村建设是深入到基层,扎根到泥土里,不是喊口号,耍嘴皮子。我认为,对待群众的态度决定了乡村建设的高度,我觉得这方面我村并不达标。
4. 缺乏担当,擅长甩锅。最近在和村干部的沟通中,他们一再重申是当时去我们小沟组沟通,我家附近几户都不愿意打路。原因分明是没有好好将动员群众,宣传政策落实到位,到头来却甩锅给群众,真是滑稽。
诉求:1.希望政府能够了解群众困难、解决群众困难,帮忙解决我家及附近邻居门口土路的硬化问题,造福群众。
另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对家乡怀着热忱的赤子之心的宁县人,对于我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提几点诚恳的建议:
1. 积极担当,不怕困难,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农村人本身就容易对一寸半厘的土地归属、占用产生纠纷,因此农村工作难度大,费力不讨好,可是这更要求村干部、政府同志去调解、解决矛盾,尽力而为而非袖手旁观,一遇困难就撒手不管,这既不符合中央、各级政府对于乡村振兴规划目标的实现,也不能使群众满意
2. 深入群众,搞好群众关系,发动群众,建设美好乡村。据我了解,我村(至少我组)参与村里事务的机会非常少,各种政策也都很不透明,或者说群众不了解,村干部包办。我觉得这不是健康的基层政治生态,应该深入群众,搞好群众关系,让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中来,当乡村建设的主人翁和主力军。我相信靠几个村干部、修几条漂亮路是无法完成乡村振兴的,这不过是无源之水,终会枯竭。
3. 加强村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我县由于发展比较慢,大家还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民怕官是常态,即使是一个村干部,也难免会摆官架子,这对于农村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建议加强村干部队伍培训与素质建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