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与死神较量的120分钟

来源:庆阳网 作者:闫慧 发布时间:2018-02-0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1月19日,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先后接到两例由120救护车转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方紧急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启动急救流程,在120分钟之内成功对两名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这是宁县第二人民医院于2017年6月成立胸痛中心以来,首次一天内成功对两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

当天上午,家住宁县良平镇良平村的76岁老人陈某,因突然出现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被家人紧急送往良平镇卫生院救治。接诊后,良平卫生院工作人员迅速对老人进行了初步检查和诊断,同时将诊断病情通过“基层胸痛中心网络”微信群上传。

“我们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初步的检查结果,然后立即与院内外聘专家进行会诊,决定实施急诊支架介入治疗,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做术前准备工作。”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平告诉记者,120分钟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每拖延1分钟,心肌坏死率越高,导致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中午12时10分,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患者从良平镇卫生院转入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迅速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展开相关检查和急救工作。12时30分,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由外聘专家主刀,院内医生团队配合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术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另一位患者于当天晚上8时转入后迅速进入导管室实施手术。目前,两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危及生命。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但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目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发病后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就诊,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此外,基层医院救治水平不高,急诊通道不畅,规范的治疗体系不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血管再通的时间。”杨平说。

救治心肌梗死,一方面要有规范的救治体系,比如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有诊疗手段,包括再灌注手段和药物使用规范。目前,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已建立基层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救治网络,近3年来共计开展心血管介入类手术1000多台。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2014年,我国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1120的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