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高全贵:老班长和坑道旁的苹果
题记:大家都知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防空洞里八个战士分吃运输员捡来的一个苹果的动人故事。那战场上又是哪来的苹果呢?今天笔者为大家讲述抗美援朝老兵高全贵——老班长和苹果的故事,带您回到那个战火风飞的岁月。
“全军2000多名战士牺牲在了不足50米的运输线上,能够给前线战士递上一根胡萝卜、一个苹果、一枚手榴弹,就是为战争做出的最大贡献,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同排牺牲的6名战士的名字。”现年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老班长高全贵声音有些凝噎的说。
高全贵出生在山东省莱阳市的一个偏僻小村庄。1948年,年仅15岁的他踏上了硝烟弥漫的军旅生涯,当时解放战争正处于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他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两大战役,荣立三等功五次,四等功四次。1951年高全贵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全体志愿军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用坚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获得了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时任班长的高全贵以突出的作战能力和军事才能,被授予朝鲜国际一等功,1952年在反细菌战中带领的班荣获“团级模范班”。
抗美援朝最著名的就是上甘岭战役,上甘岭位于朝鲜半岛中部金原道金化郡,战争1952年10月14日在这里打响,高全贵临危受命整连变排,随即担任直属通讯排排长,所在的连队驻守的是597.9、537.7高地,也是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战争持续到第8天的时候,志愿军已是弹尽粮绝。面对窘迫的境遇,15军司令员下令不分军种兵种,想尽一切办法为前线提供补给,运送补给的最大困难就是在高地的山脚有50米的开阔地,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火力覆盖范围内,由于火力过于密集,水壶在运送途中容易被打漏,为了给战士补充水分,高全贵带领战士手拿肩扛着弹药、胡萝卜、苹果,冲向高地。“在敌军火力范围内,战士们只能匍匐前进,用尸体当掩体,尽力的去压低匍匐的高度,耳边子弹飕飕的飞过,当时丝毫感觉不到害怕,一心只想将物资尽快运送上去。”高全贵声音沙哑的说。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染成了红色,四处都是炮火的轰炸,敌机就在头顶来回环绕,眼看再有四五米就到坑道口了,轰隆一声,一枚炮弹在高全贵身后爆炸,强大的气浪将高全贵连同他所背的苹果掀了起来,高全贵跌入坑道,苹果散落在了坑道里,高全贵身负重伤,在连续激战43天后,战争取得了胜利。
战士们拥有和老班长一样的忘我精神是取得抗美援朝各大战役胜利的根本所在。硝烟散尽,盛世凯来,今天,当记者随同县乡几名工作人员来到高全贵老人家里,为老人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时候,老人的胸前佩戴着好几枚奖章和纪念章,老人穿着印有“人民功臣”字样的绒衣,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老人的儿子介绍说:“这件绒衣父亲一直舍不得穿,总是当宝一样珍藏着,时不时的会拿出来看一看,每逢重要的日子才会穿。”,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件绒衣基本上还是崭新的。除了这些,老人还珍藏着一只脱落了漆皮的缺少瓶盖和背带的军用水壶,一个锈迹斑斑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的搪瓷缸子,和一本破旧纸页发黄印有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的慰问手册。
秦朝顶、张得全、隋作迅、李小举、牛一清......,这些曾经一起战斗的战友,他们的名字老人在心底珍藏了70年,每一个人都记得是那样的清晰。往日的战斗经历,老人总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每每提及当时的战斗经过,总会情不自禁的留下眼泪。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更多的后人铭记历史,报效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编者按:70年前,为了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者,许许多多像高全贵老班长这样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志愿军战士,以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出征血洒万里疆场,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