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最是风雨见初心,只为万家灯火明 ——国网宁县供电公司抗洪抢修工作纪实

来源: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记者:李建强 通讯员:董莉莉 发布时间:2021-10-12 15:14:52 浏览次数: 【字体:

面对持续性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他们选择义无反顾,冲锋在前,逆向而行。在抢修受损电路的救灾现场,他们风雨无阻,蹚河踏泥,衣衫浸透,夜以继日,连续奋战72小时,一心只为群众恢复光明,他们就是连日来奔赴在宁县抗险救灾一线的国网宁县供电公司广大电力工人。

连日来,宁县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特别是10月2日以来,降雨量平均超过140mm,春荣、湘乐等乡镇降雨量达255mm,持续强降水天气导致宁县境内河水暴涨,灾害频发,10千伏114石董线、111宇村线等8条线路受损,10千伏倒杆62基,断线23处,0.4千伏线路倒杆83基,断线37处,湘乐、春荣两个乡镇电网设备因泥石流导致受损严重,26799户客户用电受到影响。

国网宁县供电公司在接到汛情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织力量,积极发挥抢险救灾“电力铁军”作用,践行责任、勇于担当,全力组织开展抢修救灾工作。

闻汛而动,灾情就是硬命令

灾情就是硬命令,责任重于泰山。灾情发生后,国网宁县供电公司迅速向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党委进行汇报,10月6日上午9时,市公司副总经理王少龙立即带领安监部、设备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南义、湘乐、早胜、春荣等乡镇,现场指挥救抢险抢修工作,随后及时联系调动设备部、安监部、弘能公司、西峰公司紧急支援。


10月6日21时,国网宁县供电公司组织各部门召开防汛抢险紧急会议,立即制定抢险抢修方案,组建应急抢修队伍,要求所属各部门相关人员迅速收假归位,按照抢险不冒险的原则,分两组对111宇村线、114石董线、111九岘线3条10千伏线路开展抢修工作。

10月7日早7时30分,设备部、安监部、弘能公司、西峰公司及宁县公司126名抢修人员集结奔赴现场开展抢修工作。111宇村线、114石董线受损严重线路设备分别位于宁县北川和九龙川,受山洪泥石流灾害和河水暴涨不同程度道路水毁、房屋倒塌、倒杆断线严重,靠近河道附近一部分线路被洪水冲毁,被淤泥包围,抢修难度很大,但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抢修人员及时恢复供电的决心。


10月7日8时,人员、物资、车辆到位,副总经理王少龙亲自督战,要求全体抢修人员以安全为基,质效兼顾,严把抢修质量管控,126名抢修人员分工明确,分组挖坑立杆、安装横担、吊装变压器,严格应用标准工艺,抢时间保质量,确保尽快恢复供电。

一时间,在乡村泥泞的道路上、在群众房屋的倒塌处,在冲毁电杆的维修点,随处可见一群身着蓝色制服的身影来回穿梭、奔走。


 最终,经过抢修人员连续3天奋战三天三夜。10月8日凌晨1时14分,111宇村线全线路恢复供电!10月8日凌晨1时44分,114石董线01号开关合闸成功,春荣镇董家村恢复供电!10月9日20时22分,114石董线全线路恢复供电!

 灾情就是命令。据统计,此次抗洪抢修累计出动抢修人员235人,车辆54车次,应急照明设备15台次,挖掘机5辆,吊车11辆,装载机4台。

 众志成城,党群齐心勇担当

 哪里最危险党员带头就冲向哪里,哪里群众最需要党员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

“弘能公司支援宁县公司抢修人员已就位。”

“西峰公司支援宁县公司20名抢修人员已到达指定地点。”

......


 10月7日,在国网庆阳市供电公司党委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各级兄弟单位支援宁县公司抢修人员按时抵达抢修地点,顾不上稍作休息,按照任务分配迅速领命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各级兄弟单位在党旗的号召下,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凝聚成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我是党员,对线路也熟悉,我先上!”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就是彰显党员本色的时刻!”

“亮身份、当先锋,这是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赶赴宁县抗灾救灾第一线的路上,广大党员争先恐后,迎难而上成为抢险救灾的急先锋。


10月7日8时,当抢修人员行至苏城二组时,道路被洪水冲毁后还未修通,公路部门正在紧急抢修中。该公司党总支负责人章永涛当即决定先过河扶正被洪水和树木冲毁的一基电杆,与分管负责人丁耀军、韩磊、杨欣及12名抢修人员,趟过半腿高的烂泥滩,在挖掘机还未到达的情况下,徒手刨开挡在电杆周围的树木,在挖掘机到达后,扶正电杆、紧固拉线。

10时,道路还未修通,人员、物资全部被阻挡住,无法及时到达抢修地点,抢修人员主动投入到修路的队伍中,由于道路两边无阻挡物,土倒入后就冲到了水里,大家想到用树枝做临时“混凝土”的办法,抬树、锯枝,搭桥,大家配合默契,在与公路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路通了,人员、物资继续前进抢修。

“这些党员都是好样的,真无愧于他们胸前的党徽,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道路修通后,周围的群众纷纷鼓掌称赞。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各抢修段,都有佩戴党徽的党员和团员青年,他们把投身抢险保电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先锋模范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蹚河踏泥,抬杆拉线,真正做到了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时刻豁出去,成为打赢这场战役最硬核的力量。 

力以赴,抢通“最后一公里”

10月9日,天空飘起中雨,最低气温只有4℃,在春荣镇上齐村的114石董线末端线抢修现场,也是抢修难度最大的一段线路,2公里倒杆断线大部分被淤泥包围,要完成抢修就必须蹚过九龙河到对岸。经过反复勘察,确定了过河抢修的方案,16名电力精兵强将主动请缨过河抢修。


“过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人与人之间用安全绳绑牢,抓好安全物,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抢修。如果河水太高就立即返回,我们再重新确定方案。”已经连续三天在现场督战的副总经理王少龙对抢险人员反复嘱咐。

16名抢修人员互相搀扶、身背抢修材料和工具蹚着半腰高的河水,利用附近树枝临时铺设“浮桥”借助过河,“大家抓紧手里的铁锨和树枝,跟着我试探地往前走,一定不要着急,”现场负责人丁耀军第一个探路过河后,不断地跟周围人叮嘱。雨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冰冷的河水早已浸湿抢修人员的衣服,雨鞋里全灌满了泥水,但此时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些,艰难一步步往河对岸前行,抵达河对岸后,来不及倒掉鞋里面的泥水、拧一拧浸湿的衣服,又立即投入到抢修当中。


验电、挂接地线,一基一基校杆、修复导线……在抢修人员的努力下,19时,10千伏114石董线“最后一公里”抢修完成,20点22分,114石董线全线路恢复供电,宁县公司因泥石流受毁线路全部完成抢修任务。

“抢修任务重,体力消耗大,后勤保障一定要跟上,饭菜一定要热、量要大,要按时送到。”该公司负责人石满仓对抢修后勤保障提出要求。


抢修期间,该公司全力做好抢修队员后勤保障,对10辆抢修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统一调配,雨鞋、应急照明等配备充足,一天两次准备好饭菜按时送至各抢修地点,让抢修人员全身心投入抢修任务中,为抗洪抢修工作站好“保障岗”、当好“后勤兵”。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急时刻彰显国网担当。3天时间,国网宁县供电公全体抢修人员冲锋在前、众志成城,以最快的速度点亮万家灯火,用实际行动彰显电力铁军力量,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