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扎实有序开展腾苗还田 千方百计保护苗农利益
连日来,宁县对现有存量苗木实行分类施策,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腾退耕地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并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有效化解腾退苗木,千方百计保护苗农利益。
在严格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宁县坚持把粮食作为产业来发展,而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为了把“藏粮于地”战略落实到田间地头,近日,宁县对积压滞销、占用耕地的苗木进行了腾苗还田。通过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大力宣传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帮助群众算经济账、利益账,并建立联动包抓、以奖代补、资金统筹等措施,扎实有序开展腾苗还田工作,并确保即腾即播。在宁县湘乐镇宇村村民杨世宁的苗林地里,他正组织劳力对苗林进行清理。
杨世宁告诉记者:“我家国槐是2013年种植的,现在已经有10年了,一直卖不出去,今年国家有这好政策,每亩有补助,我想今年把这挖了,种成玉米,这几年,玉米、小麦的价格也可以,效益不错。”
在腾苗还田工作当中,宁县不是简单的一腾了之,而是千方百计保护苗农利益,按照“财政补一点、乡镇筹一点、群众投一点、部门帮一点、企业捐一点”的思路,全力破解资金难题,并结合“固沟保塬”、义务植树、“一村万树”、行道树补植、乡村示范村建设等就地就近引导消化。
“为了抓好耕地苗木腾退工作,在县上每亩补助500元的基础上,镇上多方筹集资金,给腾退农户进行一定补助,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湘乐镇人大主席王津文说,“截止目前,全镇已经腾退25户57亩。对于腾退出来的商品苗木镇上结合义务植树,一村万树等工程进行回栽,并动员农户在自留山,庄前屋后、边角地、进行移栽消化。”
在平子镇北堡村的造林绿化点,镇村干部正带领群众进行植树,而栽植的油松正是群众腾退下来的商品苗。
平子镇北堡村支书朱永恒说:“我们在柴家洼确立造林绿化点70亩,对农户清退的有用苗木进行集中栽植,目前已栽植32亩,接下来,我们将积极联系苗商,对农户商品苗进行外调,争取让苗农利益不受损失。”
同时,宁县还制定了科学利用垃圾苗木的措施,结合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循环农业项目,积极和县内有机肥生产和生物质加工企业、合作社合作,采取上门服务、田间地头粉碎发酵、废物利用、制成有机肥还田等方式解决处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