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多举措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近年来,宁县持续强化政策落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两项补贴、临时救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救助等兜底保障措施,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022年以来,宁县残联协助民政部门为249名城镇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4.49万元;为158名城镇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2.35万元;为农村969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558.09万元,为4825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22.17万元。
为帮助更多的重度残疾人改善居家生活环境,提高重度残疾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宁县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整合投入资金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为30户有需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通过上门摸底,确定中村、早胜、长庆桥等乡镇重度残疾人240户,根据残疾人的需求为其改造。
同时,为继续抓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宁县坚持把康复作为促进残疾人改善功能,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为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422辆、拐杖53副、助听器54台、助行器9件、盲杖3根、护理床35张等辅助用具。为150名精准康复服药需求对象人均一次性发放价值649.5元的精神病药品,救助项目金额为9.7万元,同时发放宣传毛巾400条、雨伞200把、抽纸200盒、围裙200条、公文包200个。持续为140名重度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人提供多次访视、诊疗、保洁等服务。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为低视力、聋儿、脑瘫儿童、智障儿童及其他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改善残疾人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
按照省残联《2022年残疾人就业帮扶省级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方案》,宁县积极扶持安置10人以上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米桥彩霞香包公司达到省级创建标准,去年至今年安置16名残疾人就业,省级下达补助资金10万元,现已进入报账阶段。为鼓励和支持已安置7名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宁县米桥新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拨付补贴资金10万元,也已进入报账阶段。新建早胜镇张师盲人按摩店,目前运营正常。
此外,宁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扎实开展上门服务,广泛宣传各项惠残政策,积极反映残疾人需求和愿望,协调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和问题。完善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制度,建立访视台账,共计走访700多人次。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或居住地偏远、交通不便的残疾人,组织评定医生采取上门评残,今年上门办证3次39人。深入乡镇、村、组边走边访,发放轮椅58辆、康复床9张、褥疮垫子9件、腋拐29付、助听器41台,声光报警盲杖4根,对真正困难确需救助的38户重度残疾人发放救助金3.8万元。
对经过鉴定适合开展日间照料服务且居住在城镇或城郊便于实施日间照料服务的5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视力、肢体残疾人,按照其实际服务需求,通过日间集中照护的方式,为其提供看护、护理、就餐等基本照护服务,拓展开展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劳动技能训练和辅助性就业等服务。通过日间上门巡护和呼叫服务的方式,为其提供服药、送餐、生活协助和心理疏导等服务。
目前,全县18个乡镇残联、257个村残协组织服务网络更加健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服务和志愿者助残活动有效开展;全县残疾人事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备,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宁县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共享,不断开创残疾人事业新局面,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宁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