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乡村看产业】宁县:小苹果串起大产业
立足县情,宁县以工业化思维、现代化理念、标准化生产,形成优质种苗、高端基地、储藏分拣、电商销售、外向加工融合发展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苹果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首位主导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初冬时节,在宁县和盛镇众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许多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晚熟苹果,工人们正在借助专业的机器进行采摘。与传统果园生产模式不同,这里的果园生产和管理都是通过机械化来完成。宁县焦村镇长官村村民高娜是负责果园管理的老员工,她告诉记者,每天能收入100多块钱,基本上从不间断,一年下来收入还挺好。
据了解,宁县众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大苗建园、宽行密植,通过发展“畜—沼—果”现代循环高效农业的有机生态种植合作社。今年苹果栽植面积达到510亩,分为早熟和晚熟两个系列。宁县众合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宝成说,如今自家果园平均亩产都能达到2000斤,但是今年价格比往年都要高,通货2.8元,高商品的最好的能装到4.3元,今年的收入状况比起往年来说非常满意的。
同样,在宁县焦村镇半个城村的山地果园里,每天都有45名采摘工人前来采摘苹果。今年,果园内换了新的“秦脆”品种,结果表现和抗寒能力都相当不错,这让果园的收益翻了一番。宁县焦村镇半个城村的山地果园负责人党伟程告诉记者,今年果园的秦脆苹果挂果量能达到40万斤到50万斤左右。目前,已于外地客商初步达成收购协议,预计价位在8块钱到12块钱之间,效益得相当不错。
近年来,宁县持续优化苹果品种结构,按照“做实基地、重提品质、做强品牌、延长链条、应对风险”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苹果产业,有力推动了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延链强链。目前,全县发展苹果45万亩,其中矮化密植11万亩,2021年产量56万吨、产值28亿元,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3727元。苹果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