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林管分局:让林区人端起“金饭碗”
今年以来,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宁县分局立足苗木资源现状,着眼当前、长远打算,全面分析林木种苗工作形势,继续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面向市场、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争先进位,开展“示范苗圃”争创活动,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大力推进苗木产业健康发展,为林区群众带来了“金饭碗”。
走进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宁县分局桂花塬林场的苗木培育基地,郁郁葱葱的幼苗焕发着勃勃生机,九岘乡马洼村村民董金怀正在和工友们忙碌在田间地头,种苗、起苗、装袋、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平常我组织我们周边一些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在这里育苗、起苗、植树造林,忙的时候能达到七八十人,平时一般在三四十人左右,在这里务工的群众每天一个人收入一百元,全年总体务工收入能达到一百万元。”九岘乡马洼村村民董金怀告诉记者。
随着耕地苗木大面积的腾退,宁县林管分局全面梳理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和园林绿化工程苗木市场需求,科学合理有序的制定苗木发展规划,在现有培育苗木基础上,着力培育大规格、多龄级、高质量苗木,在“小而精”和“全而优”上做文章,着力解决苗木结构性短缺问题,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促进苗木产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这里苗子产自林区,生产上比较精细,苗子很粗壮,高矮比例合适,成活率高,比较符合客户的要求。我拉的苗子主要运往天水、陕西,一般情况下我们一个半月左右,效益能达到10万元。”苗木经销商孙红霞说道。
同时,宁县林管分局按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项目化运作”要求,合理制定苗木培育管理办法,全面加强育苗施工管理,及时开展苗木清查盘点,抓好重点时段、最佳时节,提早做好霜冻害及春季易发多发病虫监测预防工作。新育苗严把“圃地选择、整地做床、籽种处理、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五道关口。进一步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培育优质壮苗。
“这块儿苗圃地面积是23亩,这是三年生的油松容器袋苗,今年春季到销售的时间了,这一株现在卖0.38元。”宁县林管分局桂花塬林场场长温诗军指着前面一块苗圃地说,“我们育苗主要用于林场造林自用苗,然后为全市造林绿化提供种苗,承担造林绿化社会职能,其次我们销售不了的苗木,就销往西北五省,苗木销售经营利润全部上缴,然后由财政返还,我们主要用来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农场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扎根林区,献身林业,安心工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