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东西携手 共谱新篇 ——天津市河东区与宁县纵深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综述

来源: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建强 发布时间:2023-12-13 09:29:51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媒体记者 李建强)天津市河东区位于环渤海经济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

宁县深居黄土高原内陆,农业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县域经济底子弱,经济欠发达。

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让相距千里之外河东区和宁县从此“结了亲、联了姻”。

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后,宁县与河东区以“巩固、拓展、衔接”为主线,持续发挥两地资源优势,围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区域协作、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协作,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坚持高站位推动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只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才能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宁县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组织开展多轮次专项督查指导,对全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重点工作“回头看”问题整改、群众收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做到了销号清零、见底见效,安排协作资金53.7万元,为5253名监测对象购买了“防贫保”,至目前,为70人申请理赔24.46万元。


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

宁县充分利用河东区就业市场广阔的优势条件,重点持续打造劳务协作品牌,今年安排协作资金720万元,重点实施了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费补助、脱贫劳动力培训、就业工厂建办等就业项目,优化落实稳岗就业扶持政策,强化“点对点、一站式”组织输转,安排培训资金80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330人,组织养老护理员和保洁员订单式培训170人,输转赴天津从事养老护理和保洁工作58人。同时,还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举办“2023年东西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2场次,参加用工企业58家,提供就业岗位3600多个,现场签约108人;累计输转劳动力5374人,其中赴天津务工183人。

此外,宁县还不断创新消费帮扶模式,有效拓展消费帮扶领域,积极探索搭建平台,实现从传统“输血”向持续“造血”转变,安排协作资金100万元,对宁县、天津两地农产品直营店和消费帮扶企业给予补贴、奖励,坚持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政府采购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至目前,累计销售全县农特产品1.22亿元,受益3320人。

坚持高质量发展  强化区域协作帮扶

今年9月初,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在旅博会上,虎头枕、福娃、荷包、保健香袋、土特产等宁县民俗产品,不仅让展商、游客对宁县有了更多了解,也让他们对投资宁县有了更多兴趣。


宁县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利用“兰洽会”“津企陇上行”等活动,宁县今年已成功引进并落地“宁县颐兴食品有限公司”“宁县扶庆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10家,总投资11121.56万元,其中,年内新引进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吸纳就业497人,其中脱贫人口261人。

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宁县投资1200万元,将金银花产业作为助农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以东区5个乡镇为重点,以29个金银花种植示范点为依托,对辖区内种植金银花的农户推行“验收达标后每亩补贴700元”支持政策,支持18个乡镇新栽金银花1.71万亩。同时,加强育苗、技术培训、冷链物流、技术信息服务、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建设,建成烘干、茶饮包装、绿原酸萃取生产线各一条,有效提升金银花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投入169万元,完成了湘乐镇庞川村日光温室和南义乡寨河村钢架大棚改造提升,建成标准化温室育苗中心1处4800平方米,育苗110万株,新建焦台村高标准育苗棚2座,育苗45万株,通过订单生产、技术服务、土地流转、吸纳就业、按股分红等措施发展设施瓜菜产业,带动全县182户农户实现增收。


天津市文化旅游摄影协会来宁县开展摄影采访活动

此外,宁县还利用东西部区域协作机制,加大乡村就业工厂扶持力度,坚持“提质、增效、扩容”的发展思路,通过“内引”“外联”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乡村就业工厂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谷和春牵头组建了金银花产业劳务协会,带动76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金银花进入丰收采摘季,每天可吸纳200多名群众参与金银花采摘加工,人均日创劳务收入120元,并提升改造乡村就业工厂20家、吸纳就业1641人,开展脱贫劳动力和高素质农民培育326人(次),有力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坚持高标准推进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人才交流作为双方纵深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的有力抓手,宁县坚持人才引领总要求,构建了党政干部“双向互派”、专技人才“双向交流”、培训资源“双向共享”、人才服务“双向管理”机制。互派挂职干部6名,选派48名、邀请河东区29名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走出去”“走进来”的方式开展挂职交流、进修培训,构建起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的广阔平台。与此同时,今年,宁县还先后选派99名党政干部分两期赴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开展了每期5天的集中培训,有效提升了党政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并邀请河东区骨干教师、医疗专家培训我县专业技术人才4期97人(次)。


天津帮扶专家来宁县开展义诊活动

此外,宁县还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实施“百村振兴计划”,投资490万元,全面推进新宁镇九龙村、湘乐镇莲池村和中村镇平定村3个示范村建设。按照“设施菜+露地菜”的思路,在莲池村种植露地菜(朝天椒)300亩;新宁镇九龙村按照“城郊融合型”建设理念,依托高铁站及城郊区位优势,以建设高铁小镇为目标,突出发展城郊服务经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人居环境、加强乡风文明四个重点,新修巷道路、入户路3.8公里,栽植黄甘桃、金银花120亩,新建设施化蔬菜大棚10座,建成爱心餐厅1处,建设设施化高档水果采摘园1处,辐射带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平定村新建党群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处,提升了党群活动中心服务功能。

宁县规范帮扶资金使用,坚持把精准、高效使用帮扶资金作为检验东西部协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让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运行,将415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产业扶持、稳岗就业、人才支援、乡村振兴等5大类21个项目,所有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完成支付3972.9万元,支付率达到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