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于发平:廿七载基层坚守 用中医之道护心脉安康

来源:宁县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5 09:49:56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媒体记者 万欢欢)在宁县人民医院,有一位深受患者信赖和同行敬重的医生——中医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于发平。他扎根基层27年,坚持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医结合为路径,为数以万计的心血管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1971年出生于甘肃宁县的于发平,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对中医药产生浓厚兴趣。1997年,他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医疗事业,至今已整整27年。

“中医与西医并非对立,而是互补的。”这是于发平常说的一句话。他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在调理体质、预防疾病和康复阶段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心血管慢性病管理方面效果显著。他擅长以“气血阴阳平衡”为理论基础,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方式改善患者微循环、调节代谢,有效缓解胸痛、心悸等症状。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中药在他的方剂中常被用于辅助改善心肌缺血。


与此同时,于发平也高度重视现代医学技术的运用。他先后两次赴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将冠脉造影、介入手术等先进技术与中医治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

他介绍说:“在心血管内科方面,中医特色是以'气血阴阳平衡'为基础,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式改善微循环、调节代谢,缓解胸痛、心悸等症状;现代医学技术方面依托影像学检查(如冠脉造影)、介入手术及标准化药物(降压药、抗凝药)快速控制急性症状,降低心梗、脑卒中等风险。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辅以益气活血中药,可减少再狭窄风险;慢性心衰患者联合使用利尿剂与温阳利水中药,能增强利尿效果并减少电解质紊乱。”


这些融合中西的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深受基层群众欢迎。患者付建刚感慨地说:“于大夫对我们病人很有耐心,每天查房都会细心询问身体状况。在他的精心调理下,我现在已经能够下床行走了。”

除了在医院接诊,于发平还经常带队下乡义诊,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他在九岘乡下乡期间,积极培训乡村医务人员,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世界高血压日”“全国心力衰竭日”等主题宣教活动,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普及。


“于主任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对待病人很谦和。他经常教导我们,对待病人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同时,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专业知识也很扎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心血管内科主管护师张艺倩说。

在于发平看来,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手段,更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他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推动中西医深度融合,做一名守护人民健康的忠实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