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深秋药香溢
(全媒体记者 郑倩红)深秋时节,行走在宁县的田野乡间,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丰收喜悦。中药饮片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不绝于耳;广袤的田野间,金银花虽已采收,但遒劲的枝条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农户的房前屋后,黄芪、柴胡等药材依然点缀着庭院……一幅以中药材为笔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和盛镇工业园区的宁县康盛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股浓郁而沁人的药香扑面而来。在这座占地7276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内,工人们正身着洁净工服,在生产线上忙碌。姜炙、黄连、覆盆子等经过炮制的中药饮片,在他们熟练的动作下被精准地分包、称重、封装。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确保着药材的品质。

“我们公司2021年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当时年销售额是2000多万元。到了2023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3200万元。”公司总经理王高红一边检查着生产线,一边向记者介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指着繁忙的车间说:“我们现在申报了386个中药饮片品种,直接带动了当地30多名农民稳定就业。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向着2025年年产值5000万元的大关全力冲刺!”

企业的蓬勃发展,根基深植于宁县的广袤田野。近年来,宁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企业引领、农户栽植、订单回购”的产业模式,将中药材种植融入千家万户。政策的巧妙之处在于“接地气”。宁县引导家家户户利用庄前屋后的闲置地块,只要家有半个劳力,就能参与栽植金银花。这种“庭院经济”模式,让农家的方寸之地变成了“绿色银行”。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县以金银花为主导,牛蒡子、黄芪、柴胡等为辅,采取“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新栽金银花“林下经济”3400亩,带动全县种植中药材8.75万亩。
产业的活力,更在于链条的延伸。在焦村镇任村的恒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为一批新订单赶工。这里不再是简单的原料输出,而是通过先进的绿原酸提取生产线,将金银花等原材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保健品原料。
从田间地头的辛勤管护,到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再到研发实验室的科技赋能,宁县的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致富循环。中药材,真正开成了带动群众就业致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复合良方”。前三季度,全县中药材总产4.38万吨,预计实现产值2.61亿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