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宁县:彩礼“减负” 幸福“加码”

来源:宁县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06 16:54:17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媒体记者 张虎奎 郑倩红)在宁县,一股“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新风尚正悄然兴起,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高额彩礼,逐渐被简约文明的婚嫁习俗所替代。这一转变,源自当地推行的“1234”治理模式——通过聚焦关键环节、制定合理标准、完善制度机制、推动依法治理,有效实现了彩礼“限高”与婚俗“减负”,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宁县“浪漫七夕执手相约 移风易俗青年”先行集体婚礼

宁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高额彩礼治理全过程,紧扣“限高”“减负”目标,采取自下而上方式制定彩礼倡导性标准与婚事流程,并出台《关于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的十项措施》,系统推动各项治理举措落地见效。在源头管控方面,当地紧盯“说亲”和“办事”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培训“月娘”、将媒人纳入红白理事会等方式,引导其转变观念;同时,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乡贤、总管等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严格执行彩礼上限和酒席标准,确保统一规范落实到每家每户。

为持续培育文明新风,宁县从宣传引导、典型示范、普法教育三方面协同发力。依托县级融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常态化宣传“零彩礼”“低彩礼”的先进典型;组织宣讲队深入各村组,累计开展主题宣传100余场,发放倡议书3万余份,覆盖全部18个乡镇。当地还积极创作微视频、快板、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文明婚嫁理念。在重要节日及“520”等特殊时间节点,宁县多次举办集体婚礼和相亲交友活动,已为60余对“低彩礼”“零彩礼”新人举办集体婚礼,并为上千名青年搭建相识相知的平台。此外,当地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普法教育“进万家”,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结合典型案例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在此基础上,宁县逐步构建起涵盖组织保障、干部包抓、群众自治和激励引导的四项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干部包抓责任制,实现宣传引导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目前,全县257个村已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修订工作,明确将彩礼标准等内容写入文本;同时,推行“积分超市”“道德红黑榜”等举措,对积极践行低彩礼的家庭给予红榜表扬和资源倾斜,树立了“重感情、轻彩礼”的鲜明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