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平子镇北堡村:扶贫车间里“话扶贫”
寒冬腊月, 走进宁县平子镇北堡村扶贫车间,20多名妇女正在忙着加工电子产品,村民范俊巧说:“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我们在家门口上班挣钱,工作稳定,还能顾上家,平时我都是边带孙子,边干活,两不耽误!”
在“家门口”上班,既可以增加收入,也不耽误照顾家里。这样的场景,在多年前的北堡村还看不到,去年随着村扶贫车间的建成,村民的这一愿望得以实现。
北堡村位于宁县东北部的塬边咀梢,是宁县最偏僻的山区村之一,农业生产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困难,扶贫攻坚难度很大,2013年全村仍然有建档立卡户228户947人,贫困发生率为37.17%,是省定的贫困村之一。
村民范俊巧,家里4口人,儿子在多年前不幸患上脑出血,虽然经过手术抢救后,病情得到控制,但却不幸落下二类残疾,没有劳动力,家里的担子全靠她和丈夫杨录孝种地、打零工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9年6月,镇里在北堡村建起了扶贫车间,车间里吸收贫困户就近就业,并生产加工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通过企业带动,帮助附近的村民就业,范俊巧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的机会。
“车间里加工的电子产品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很适合贫困群众加工,工资是计件制,我在车间每月大概能挣到1500元钱,这些钱够家里的零花钱了。”范俊巧说。
“我们村上的扶贫车间最多的时候可以吸纳65多名群众就业,其中贫困户能占到70%以上。由于在车间干活,加工电子产品操作比较简单,所以群众都愿意接受,车间每年可以为群众人均增加1万元的收入。”北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永恒说。
范俊巧在村上的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丈夫杨录孝也没有闲下来,他在自家也养了3头能繁母猪。
“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范俊巧说。通过勤奋劳作,2018年范俊巧一家就成功摘掉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
“只要大家都动起来,脱贫就不是一件难事!”范俊巧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