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路宁:扶贫路上的“领头雁”

来源: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雪燕 发布时间:2020-05-06 15:48:29 浏览次数: 【字体: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涌现了一批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先进个人。他们攻坚克难、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路宁便是其中一员。

路宁是瓦斜乡副乡长,分管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他白天进村入户聊产业、话扶贫,晚上加班加点理思路,谋发展,用心、用情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这个身体也不太好,出去也打不了工,路乡长知道我这一种情况后就动员我种药材。“逢人就夸路乡长的是瓦斜乡东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0岁的潘忠礼老人。由于他和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在家务农,没有致富门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路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动员他种植适生存、易管理、符合市场需求的中药材,并联系帮他投入30斤柴胡籽。”去年不仅药材收入1万多元,路乡长还给我申请奖补资金3000多块钱。”潘忠礼说,“路乡长还在技术上各方面给我提供指导,今年我种了3亩丹参,7亩柴胡。”

作为分管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的路宁,他深知不仅贫困户家里无小事,全镇产业发展更是要时常要关心的大事。精准扶贫以来,路宁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经常下村入户,掌握村情民意,通过“培育龙头、畅通销路、打造基地、创新机制”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全乡产业竞争力。

位于瓦斜乡瓦斜村的信合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群众不理解,不愿将自家废弃窑洞出让,影响到了产业发展。路宁便和同事没日没夜的挨家挨户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周时间,终于说服群众。合作社顺利利用50孔废旧窑洞改造后用于养羊,如今已吸纳社员198个,其中有149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羊存栏量达3310只。路宁还利用“331+”扶贫模式,动员合作社吸收131户贫困户入股,带动瓦斜村、望宁村等6个村村集体资金入股合作社,提升贫困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由东方新希望集团负责建设,总占地159亩的庄科村生猪养殖基地是瓦斜乡今年引进的又一富民产业,产业引进来了,协调地块却成了摆在村上的难题,路宁又主动请缨,和同事利用清明假期,加班加点到涉及群众家中逐户解释,做思想工作。庄科村党支部书记周承刚告诉记者:“时间紧迫,工作量大,涉及到39户农户,四至范围内要搬6座坟、10亩国槐苗,还有油松等零星树木,路乡长放弃了清明休假、清标、现场丈量和群众认可签字,十分辛苦。”

在路宁和镇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镇已建成各类种养合作社47个,构建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使家家有了致富门路,户户有了增收渠道。路宁说,“在扶贫中,制定出了以“乡村旅游、劳务、草畜、苹果”为重点产业,通过产业的支撑培育,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的产业收入。”如今,在路宁的带动下,通过全乡干部的不懈努力,2019年底,瓦斜乡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之初的3414人减至现在的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4%,实现了整乡脱贫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