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桥镇西塬村:三把“金钥匙”开启村集体经济“致富门”
近年来,西塬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通过用好选准人才、自主经营、盘活资源三把“金钥匙”,凝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大力量,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初冬时节,行走在长庆桥镇西塬村,放眼望去,一幅景美、村富、人和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村以前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罗书记上任后,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了,他年轻有为、工作有魄力,还能吃苦,带着我们拆违治乱、建广场,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城里娃还能带领村组干部种粮挣钱,这个娃不简单,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现在我们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村里环境越来越美了。”提起现在的生活,西塬村村民对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罗胄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罗胄带领西塬村村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长庆桥镇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采取内选、外引、下派等多种途径,拓宽村干部选用渠道。从机关优秀党员中“挑”,从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和回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从外出务工经商乡贤中“请”的方式,储备年轻优秀后备干部35名,为乡村振兴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人才保障。
西塬村两委利用2020年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的50万元资金,经过充分调研,将资金全部入股到村办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到年底向村集体进行分红。基于村里实际,村“两委”班子和合作社成员商讨决定发展种植业,在东头组通过流转和苗林腾退自主经营土地160亩,先后种植无刺花椒,套种籽瓜,玉米、小麦、糜子等粮食作物,通过3年的发展,投资10.8万元的“荒田”里产出效益24万元,真正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种植收入+务工收入”的多元化增收路子,带动解决在家闲置劳动力35人(次),人均增收1.2万元,群众分红5.1万元。通过流转土地自主经营,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昔日的“荒田”变成了“粮田”。
同时,该村找准“切入点”,盘活资源,“沉睡资产”变“金银”。村上充分挖掘本村资源,对村集体所有土地、林地、村委会闲置资产等集体资产进行了规范整合,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入股参股,形成连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来源。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把村集体、企业与农户依托合作社进行“利益联姻”,实现农户产业、村级集体经济互促双赢。2022年引进浙江客商,通过流转外租闲置土地580亩,发展瓜菜产业,花费2万元对已经闲置多年的高标准农田上水工程进行修理,通过提供有偿用水和闲置老村部租赁的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5万元,实现85人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分红收入13.12万元。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实现了企业增值、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赢”目标。
现在的西塬村已成为长庆桥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2022年底1.2万元,村集体经济由2015年底的空壳村到依靠政策分红资金注入再到焕发内生动力,实现多点发力,走上良性增长的发展路子。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