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八旬退休教师三十年匠心育牡丹 方寸庭院绽放“花样人生”

来源:宁县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2 09:59:28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媒体记者 陈龙 通讯员 王龙 杨璠敏)在宁县早胜镇李家村七组,一座保留着典型庆阳民居特色的砖木结构的老门楼静静矗立,宛如时光故意遗落的一枚檀木书签。门楼的主人——80岁的退休老教师刘维,用三十余载光阴,将自家宅院打造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牡丹王国”。


穿过岁月斑驳的门楼,两亩多的牡丹园便映入眼帘。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胜雪,三十多个品种的牡丹将整个宅院浸在浓浓的春意里。老人以教书育人的心得琢磨养花之道,独创“分层修剪法”,将株株牡丹修剪成圆润如球的树冠,花开时灿若云霞。那些粉白、紫红、豆绿的牡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每一株都成为园中的点睛之笔。


从三尺讲台到牡丹园圃,从粉笔到花锄,刘维将一生的热忱都化作了对美的追寻。如今虽已80岁高龄,他依然身板硬朗,每日穿梭于门楼与花田之间,修剪枝叶的手势精准如当年在黑板上书写板书。那座老门楼不仅是宅院的门户,更像是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门,门里是牡丹吐艳的生机,门外是慕名而来的访客。


除了侍弄花草,刘维还是乡土文化的忠实记录者。他伏案写下的《活娘娘传奇》,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故土的深情。这些故事如牡丹般鲜活生动,既有民间传说的奇幻色彩,也蕴含着教书育人的哲思,深受乡邻喜爱。在他的笔下,那些关于牡丹的传说与记忆,都化作了一篇篇动人的文字。


在这里,老门楼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牡丹园记录着时光的流转,文字间流淌着文化的脉络。三十年,青丝已成白发,刘维老人用三十年的坚守,不仅培育出了一园芬芳,更守护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