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宁县要闻>详细内容

宁县:5000余亩紫花苜蓿进入收割期

来源: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倩红 发布时间:2020-06-02 16:42:22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宁县积极探索苜蓿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培育牧草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经营合作组织,实现收割全程机械化,促进牧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宁县中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饲草种植和销售的合作社,今年合作社种植紫花苜蓿5300亩,由于管理精心,苜蓿长势良好,第一茬平均高度可达50公分,目前已进入收获的最佳时期。为加快收割进度,保证收获质量,实现快割、快捆、快装、快运的目标,合作社全天候组织人力和机力,加紧收割、调运和储存,放眼望去,俨然是一副丰产丰收的喜人景象。 

 紫花苜蓿不但让塬边咀梢持续变绿,也让农民的钱袋鼓了起来。村民刘玉亮是宁县早胜镇寺底村贫困户,从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把土地流转出去让合作社种植苜蓿饲草,自己也成了合作社的长期员工。刘玉亮说:“我一共是5亩5分地,把这个全部流转给草业公司,每年收入是2200元,我在这儿装草、卸车,一年下来,净收入就是两万多。”

“总共流转周边农户土地5300多亩,涉及到四个乡镇,八个村1000多户,截至目前,拥有的牧草收割机械设备是35台套,基本上实现了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主要是苜蓿青干草,苜蓿青贮草、青贮玉米,年产量是12000多吨,苜蓿草主要销往南方的大型奶牛场,全年的生产总值大概是500多万。”理事长张占忠如是说。为了减少苜蓿蛋白质等营养损失,缩短苜蓿收割和干燥时间,宁县中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程采用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有效减轻了苜蓿收割的劳动强度,确保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