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宁县要闻>详细内容

宁县:建强党支部 凝聚奋进合力

来源: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01 15:09:3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宁县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线,紧盯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重点任务落实,对标对表补短板、持续不懈抓落实、稳扎稳打促提升,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和盛镇湫包头村位于和盛镇东南部,距政府机关相对较远,以前,村上文书不懂电脑,好多工作明显滞后,群众办事需要到政府机关,极为不便,今年,镇上为村上选派了公职化文书,村上的办事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群众甚至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办事不出门的星级服务。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题中之义。这几天,湫包头村公职化文书杨社锋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村上正在维修办公场所,群众办事不方便,杨社锋便四处奔走,开展上门服务。“以前村上的文书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不懂电脑,群众一些业务需要在镇上去办理,” 杨社锋说,“今年我被选派为村上的公职化文书,现在村民可以在便民服务中心就近办理,方便快捷。”

宁县坚持“选好人、用能人”导向,着眼“本土化”选人,将本地的“田秀才”“土专家”、复退军人、致富能人以及返乡创业优秀青年中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分子选配到村“两委”班子中,发挥他们在本村经济发展、移风易俗、乡村治理中的“压舱石”作用,先后吸纳各类优秀人才1155名,建立了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库,引领党员群众抱团发展增收产业,齐心脱贫致富。

和盛镇湫包头村村民李富科说,“我种药材离不开村党支部对我的支持与服务,今年我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也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和群众带动种植药材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今年58岁的李富科是湫包头村的药材种植大户,也是十里八乡的致富明星,以前因为大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村党支部的帮扶带领下,李富科尝试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收益良好,现如今他已种植丹参、黄芪、大黄等中药材170多亩,带动周边群众20多户发展中药材500多亩。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一个好书记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自全县推行村干部三化工作以来,和盛镇党委为湫包头村选派了学历高、有干劲的专职化村党支部书记和公职化文书,选举了本土化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上各项事业有条不紊的向前向好发展,以前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正在逐渐转变为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村党支部书记徐良策告诉记者“今年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通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目前村集体经济入股达到150万元。村上还自主发展50亩中药材种植,预计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宁县坚持常态化部署推动以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抓基层组织党内政治生活、抓基础保障工作、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大力整治“村霸”和党员信教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四抓两整治”工作,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目前,全县201个村、13个社区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按照20%的比例,在53个行政村推行村文书公职化,目前人选已全部任命上岗。全县257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阵地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统一安装悬挂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识牌。通过入股“331+”扶贫企业和自主发展,全县257个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6万元以上,村干部报酬及办公经费均达到省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