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宁县要闻>详细内容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变化】宁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扶贫效益同步彰显

来源: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付高峰 发布时间:2020-11-04 10:58:34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三五”时期,宁县林草资源发展持续向好,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146.12万亩,县属森林覆盖率达到32.0%,林木蓄积达到128.17万立方米,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初显。

65949bbf6d944282a984acc8b9e80d9d.jpg

在宁县南义北门造林点,只见绿林绵延,稠密的植被覆盖了山川溪谷,密林中较为清晰的界限,是林区的护林防火路。南义乡乡长屈刚介绍说,“南义北门国土绿化示范点从今年4月5日开工,历时55天,涉及北门、庄堡、寨河、焦台、北庄五个行政村,共16500亩,工程总投资128万。该点的建成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4b98b7a******4021bd******662bd15a4.jpg

近年来,宁县始终把保护森林资源放在首位,以“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为抓手,积极完成各类工程造林、封山育林、苗林培育,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此外,林区各单位严格落实林地征占用审批、林木采伐、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资源管护制度,构筑起有力的资源管护防线。“从2016年开始,我们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打破乡村界限,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坚持造林15万亩,到2020年底共完成造林75万亩。”宁县林业草原局局长董宏才介绍说,宁县在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梁峁、沟坡平缓地带栽植油松、云杉、塔柏等大苗,陡坡以油松、侧柏容器苗和刺槐为主。工程采取绿化公司承包造林,林草局技术人员抓点指导,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严把质量关,提高了造林质量,保证了造林成效。

c21b83df2baf492e87fdd5ecbba38801.jpg

 同时,宁县将林草资源发展和培育富民产业相结合,“十三五”时期,宁县林业系统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发展苗林产业,按照生态保护要求调整产业方向,积极培育绿色富民产业,打造绿色增长点,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县林业草原局副局长王书宁说,“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建成林下经济示范点20多个,完成林下种植6.6万亩,林下养殖5.4万只,生态旅游6处,盘活了林地资源,带动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张正国是宁县春荣镇赤堡村人,家里有7口人,因为缺劳力和技术,在2013年被评为贫困户,家里的7亩洼地耕种不方便,现在他的洼地全部被流转植树造林,这样既节省了劳动力,又增加了家庭收入。宁县通过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发挥扶贫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生态扶贫与脱贫攻坚双赢。

f6c8690eba654ffb88be1c94e7bd244c.jpg

从2016年至目前,宁县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2845人次,兑付生态护林员劳务费1893.7万元。以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户持续增收为目的,实施退耕地还林4.02万亩,兑付农户补偿资金1100万元,其中贫困户1952户、320万元。落实国家级公益林补助,五年共兑付补偿资金5800万元,其中贫困户4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