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宁县要闻>详细内容

宁县:合作社助力就业扶贫

来源: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晶晶 发布时间:2021-01-11 14:59:25 浏览次数: 【字体:

432569bbe0f54a908fd640856beb48de.jpg

隆冬时节,走进宁县民兴草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肉羊繁育基地,三栋新建的羊舍宽敞整洁,圈舍内羊群正将头探出栅栏,朝着它们的饲养员马红涛“咩咩咩”的叫着。

饲养员马红涛是宁县焦村镇半个城村的贫困户,家里四口人,妻子一级残疾,两个孩子上学,为了更好的照顾妻子,同时缓解窘困的家庭经济情况,2018年,他就近来到宁县民兴草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我每天早晚两次来这儿喂羊,中午掏羊粪、搞卫生,从羊场建起就一直干,每个月下来能挣3000多元,已经干了三年多了。”马红涛一边给羊群添加饲料一边说,“现在家里日子好了,我还在这里入了20000元的股,每年分红还能再收入2400元。”

通过在合作社务工、领取入股分红,马红涛收入提高了, 2019年,他也成功脱了贫。

2018年,宁县民兴草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办后,通过“331+”模式,吸纳162户贫困户入股174.1万元,7个村集体入股12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从事肉羊养殖,实现年兑付分红资金30余万元。同时,合作社还对有意愿务工的入社贫困户优先聘用,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的务工收入。

同样,依靠在合作社就近务工的湘乐镇庞川村村民巩玲霞也尝到了“甜头”。

时至隆冬,万物萧索,湘乐镇庞川村的蔬菜日光温室里却依然绿意盎然。菜棚里,巩玲霞正穿梭在成排栽植的辣椒架间采摘辣椒。“村上合作社的这个菜棚离我家很近,我在这里摘辣椒、干活,每天能挣80多块钱,一个月就是2000多块钱。既照顾了家,又能有一份收入,我感到很高兴。”巩玲霞开心地说。

“我们合作社蔬菜日光温室基地依托川区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80多名,其中贫困户40余人前来务工,年支出劳务费50余万元,群众人均务工年收入7500元。”合作社负责人李海洋说,“现在每个月能用工30多人,工人来主要是打芽、摘辣椒、摘黄瓜,每名工人一天能挣80元左右,从8月份到现在,工资支付已达到20万左右。”

近年来,宁县坚持把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农村经济增长、助力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扶持建成规范化合作社874个,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使更多的贫困群众通过在合作社入股、务工脱了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