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宁县要闻>详细内容

风雨之后见彩虹 ——宁县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见闻

来源: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建强 发布时间:2021-10-18 10:47:45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2日至6日的持续降雨,致使宁县遭遇洪涝灾害,部分乡镇山体塌方,房屋倒塌,农田损毁,群众财产损失严重。

3cdfb248cac04f6c976ed06ae043f16f.jpg

加强临时救助安置、开展清淤防疫除险、抢修被毁供电设施和道路……洪水退后,受灾乡镇积极组织各方力量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保障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宁县干群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

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10月5日晚上11点,宁县湘乐镇湘乐村遭遇山洪、泥流灾害,农户姜文明家房屋被毁、农田被淹,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d76e6b1fe9fb443194a99773bf5d00e7.jpg

洪灾发生后,湘乐镇党委书记孔军海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做好受灾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将姜文明所在受灾村的51户120名群众统一转移安置在宁县三中、湘乐敬老院和粮库等3处集中安置点。在临时安置点,该镇安排了后勤保障工作人员负责解决受灾群众的吃住等生活问题。

0b2a907acdf2422cbd43109e392db898.jpg

“临时安置点每天有热水、可口的饭菜,棉褥、棉被、棉衣一应俱全。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对灾后重建家园充满了信心。”姜文明说。

cf0282a814d1481d9c1356d34d6a8599.jpg

目前,湘乐镇累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4户204人,疏通道路45公里,清理河道、沟渠淤泥36处15.6万立方米,清理塌方19处,设置安全警示标识52处。

抢修电路恢复基础设施

湘乐、春荣两个乡镇的电网设备,因泥流受损严重,26799户群众用电受到影响。

79d615bb29ad44f4b94862eff9cb508e.jpg

9日,天空下着雨,在春荣镇上齐村的114石董线末端线抢修现场,倒杆断线大部分被淤泥包围,要完成抢修就必须蹚过九龙河到对岸。经过反复勘察,确定了过河抢修方案后,16名电力抢修工作人员主动要求过河抢修。

4091647614534529a******245d9beaa5.jpg

16名电力抢修工作人员互相搀扶、身背抢修材料和工具,蹚着齐腰深的河水,利用附近树枝临时铺设“浮桥”过河,雨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冰冷的河水早已浸湿抢修工作人员的衣服,雨鞋里灌满了泥水,此时他们已顾不上这些,艰难地一步步往河对岸前行。抵达河对岸后,来不及倒掉鞋里面的泥水、拧一拧浸湿的衣服,他们就投入到了供电线路抢修中。

8acf9b9da5c04ec5b1b780d32356f7b1.jpg

验电、挂接地线,一基一基校杆、修复导线……最终,抢修人员奋战三天三夜,114石董线全线恢复供电,宁县因泥流受毁线路也全部完成抢修。

供电线路抢修通后,道路、通信等单位的抢修人员也迅速进入灾区。截至目前,宁县已抢修通主干线公路6条、桥梁10余座、涵洞20多道,清理淤泥67公里,保通道路600多公里。

爱心援助共同重建家园

聚力可再生资源公司为受灾群众捐助雨鞋、雨衣等物资,宁县团县委、县妇联为受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连日来,在宁县受灾地区,企业家、爱心人士、社会团体为受灾群众爱心援助的场景比比皆是。

“爱心人士给我们送来的物资,让我们倍感温暖,我们的房屋虽然被冲毁了,但我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绝对不会被‘冲垮’。”受灾群众刘军刚说。

e5cadde7e7bb4d71b9ef04ba225f4b73.jpg

这几天,宁县委宣传部志愿者马旭,身穿红马甲来回穿梭在受灾群众家里,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受灾群众铲除淤泥、疏通水渠,让受灾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作为一名志愿者,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帮受灾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大家一起共渡难关。”马旭说。

e8f00440b606449c8ebe44b2b8108093.jpg

一件件爱心物资彰显人间大爱,一份份亲切关怀显现责任担当。

dc402e65b6694a648048d3ce83abf19d.jpg

“风雨之后见彩虹”,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保障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怀下,宁县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