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宁县:精雕细琢“绣”出城市美丽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园林县城创建为总揽,精致规划、精美建设、精细管理、精心塑造,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颜值与内涵双提升,“绣” 出城市美丽新画卷。
金秋十月,漫步宁县县城,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空气清新、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十年来,宁县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盯“5A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景区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定位这一目标,按照“三江两岸,四纵八横一外环”的城市框架,找准优势,做足特色,形成了以九龙公园为中心、以新城辐射区为重点、以自然山水交相衬映的绿化体系,2016年12月,宁县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
正在散步的市民范小平说:“沿着河边徒步登上九龙公园山顶庙咀坪,可以观看宁县的全景,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人的面前,感觉到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可以陶冶人的心灵。”
同时,宁县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绿、造景添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整治增绿和“鲜花进城”等工程,重构场地空间,把公共绿地、休闲公园、城市慢行系统等融为一体,并配置卫生间、停车场、健身器材、休闲廊架、文化宣传栏等服务设施,形成了点、线、面、片、环相结合的绿化格局,县城公共绿地由2014年的12万平方米增加至85万平方米,实现了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见园”。走进一个个景致优美的公园广场,健身器材、休闲凉亭、设施小景应有尽有,无论晨曦还是黄昏,市民都沉静其中,散步、休闲、健身、跳舞......
“我感觉到县城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好,我有时间就和朋友出来在广场散步游玩,环境非常优美,心情也很好,周边还设了停车场和公厕,给我们也带来了便捷。”正在散步的市民王莉静说。
城市之美,源于管理,成于精细。十年来,宁县坚持在“做精”“做细”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标准、完善考核体系,在市政维护、市容管理、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等各方面形成分片、分级负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效巩固和提升了城市形象。
宁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容园林管理办主任赵丹说:“近年来,我们坚持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在环境保洁上,实现网格化管理,将县城划分为6大区块,实行定人定岗,精细管理到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每一座公厕,每一盏灯,在绿化养护管理上,实现了绿城向花城转变,园林向园艺转变,达到了‘四季常青、季季有花,一树一特色、一街一景’的效果。”
同时,宁县以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创新,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适度开放公共空间,完成县城夜市规划设置、新区临时果蔬市场和县城饮食市场改造升级,出台柔性执法“四张清单”,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我队深入践行‘721’工作法,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人性化执法方式,引导、督促、鼓励大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纠正违法行为,有效扭转城管执法工作被动局面。”宁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综合执法一队队长付富强说。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如今的宁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治理能力稳步提高,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宁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张志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抓手,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先后建设公园11座,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1.31平方米。实施鲜花进城等绿化项目26个,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到46.1%。县城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5天,县城居民对园林绿化的满意度达到90%。”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