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匠心到产业腾飞 宁县在第十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绽放异彩
(全媒体记者 陈龙)盛夏的陇东,万物并秀,文脉流放。5月29日,第十二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在庆阳市西峰区盛大开幕。作为庆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宁县以非遗传承、农特展销、文化惠民等板块惊艳亮相,在节会上大放异彩,向全国游客展现了宁县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版画香包共绘陇东风情
走进宁县非遗展区,浓郁的民俗风情扑面而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县香包以其细腻的针脚、独特的造型、时尚的元素,成为香包节上游客关注的亮点。在宁县香包展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白彩霞带来的“立体毛驴”“金蛇送福”系列香包,巧妙地融合了庆阳香包的传统针法与宁县本土刺绣技艺,内填艾草、雄黄、藿香等陇东道地中药材,既延续了“驱邪祈福”的古老寓意,又赋予了香包当下的时尚美感。“我们的香包不仅传承了庆阳香包的传统针法,还创新融入了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手艺更贴近现代生活。”白彩霞介绍道。

与香包相映生辉的是宁县版画。走进宁县版画馆,只见非遗传承人徐弘仓正在现场向游客展示版画制作技艺:“我现在拿在手上的这是一个蝉,现在已经刻好了,等印出来就会活灵活现”,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大家尝试用刻刀在木板上勾勒图案,再蘸取油墨拓印在纸上,在互动中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今天跟着我们徐弘仓老师去体验了版画制作的过程,自己动手才知道有多不容易”,游客毛毛笑着说,“但成品出来的时候就特别有成就感,这比买现成的更有意义”。
宁县版画历史悠久,根植于陇东深厚的农耕文化土壤,其创作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农耕生活和自然风光,创作过程遵循“画稿﹣刻板﹣调墨﹣拓印”流程,强调“意在笔先、落刀而形”的艺术理念,刀法粗犷有力,色彩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现场,这些版画以其古朴的线条、生动的造型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苹果与蜂蜜的“甜蜜碰撞”
在“甘味”农产品展区,宁县苹果以其脆甜多汁的品质成为“明星产品”。作为庆阳苹果的核心产区,宁县展出的“维纳斯黄金”“瑞雪”等新品种,凭借糖心果肉和生态种植技术,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品尝。“宁县苹果真的好”一位宁夏的游客在品尝后由衷地赞叹道。此外,宁县曹杏、小米、黄花菜等农特产品也受到了游客的关注和青睐。
同样源自非遗技艺的宁县蜂蜜,则以其醇厚绵长的口感征服了众多品鉴者。依托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优质蜜源,宁县蜂蜜以其纯净的品质赢得青睐。“我们的蜂蜜采自海拔1600米的天然林区,波美度达42度以上。”庆阳冯氏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勇一边介绍,一边邀请游客品尝。清甜的蜜香中,一份份订单接连敲定。

群众舞台唱响时代新声
6月2日,“和谐庆阳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宁县专场精彩上演。独唱《梦回义渠》让观众的思绪穿越千年,了解了宁县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赞宁州》《青春时代》《一路长虹》《庆阳三首民歌联奏》《采花》等节目通过快板、器乐合奏、歌舞等形式演绎了新时代的辉煌征程,表达出老百姓对党的惠农政策的感恩,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演出中特别设置了旗袍走秀《锦绣山河》环节,模特们身着融入香包、剪纸元素的时尚服饰,向观众展示“非遗+时尚”的无限可能,让更多的游客见证了传统与潮流的破界共生“没想到庆阳香包还能这么潮!”现场观众纷纷点赞。

招商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
文化为媒,产业唱戏。节会上,庆阳农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推介大会更是引人瞩目,景区开发类、特色小镇类、康养旅游类、主题体验类……32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达96.64亿元。宁县在此次农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推介大会也是收获颇丰:宁县衡臻教育咨询公司与宁县签订价值5.5亿元衡臻高级中学建设项目,江苏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长庆桥工业集中区建立了价值2.6亿元的庆阳投资战略合作项目。“我们看中的不仅是宁县的文化底蕴,更是庆阳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投资方代表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通过“政策发布+项目推介+资本对接+签约落地”四位一体运作模式,庆阳以香包为媒、以文塑旅、以链聚能,开创了创新发展新路径。
从巧夺天工的香包版画,到甘甜可口的苹果蜂蜜,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从精彩纷呈的文化展演,到硕果累累的项目签约,每一个瞬间都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宁县在第十二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不仅展现了自身魅力,更成为庆阳文化走向全国的重要窗口。未来,宁县将继续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韵,在传承与创新中描绘更加绚丽的发展图景,为“庆阳名片”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