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气候——温度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气温

气温受地形影响比较明显,东部山区气温较低,年、日变化较小;川区气温较高,年、日变化较大;原区气温及其年、日变化,则介于前二者之间。

24年间,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6.5℃,出现于1966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温度-25.4℃ ,出现于1975年12月12日。在24年间,35℃以上的极端最高温天气,出现过4次,其中1966年6月出现3次,1973年8月上旬出现一次,-20℃ 以下的极端最低温天气,有14年没有出现过。

在年变化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的平均初日为3月7日,终日为11月21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平均初日为3月30日,终日为10月27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为4月30日,其终日为10月5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 的初日在5月23日,其终日在9月8日。

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0℃以下的负积温平均初日,原区为11月25日,终日为次年2月20日,山,川地区各有差异。

逐日平均气温降至-5℃的严寒期,始于12月9日,止于次年2月3日,持续47天。气温上升至30℃以上的炎热天,始于6月下旬,止于8月下旬,持续60天上下。

年温差27.8℃。春季升温原区平均每5天上升0.99℃,秋季降温每5天下降1.5℃。山、川地区又各存差异。

气温的日变化,受太阳的高度角和风、云等天气影响较大。日较差大多数在9至14度之间,最大可达24.7℃。

降温与寒潮:此为宁县气温的常见现象,多出现于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之晚春季节,于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害。大于6℃的降温每年3次左右,多者达到6次。大于8℃的降温即为寒潮,在1972年前的10年中出现过5次,其中2月2次, 4月2次,5月1次,而前4次降温均达10℃以上。连续降温强度最大的1966年2月20日为始,3天降温16.5℃。日降温强度最大的1969年4月3日,一天降温14.2℃。

地温

地温变化殊不相同:地面温度变化相当剧烈,地中温度变化十分和缓。

地面温度年平均11.3℃,最热的7月份,平均26.5℃,最冷的元月份,平均-5.5℃。在1958年以来的23年里,极端最高温为1969年6月29日的36.3℃,极端最低温为1975年12月18日的-32.1℃。地面温度日较差一般在25℃至30℃ 之间,间或可达40℃以上。

地下5 厘米深度的地温平均为10.6℃,春季稳定通过零度的日期为2月底,通过5℃的日期约在3月下旬初,通过10℃的日期为4月16日,秋季下降至18℃至16℃的日期为9月7日至13日。

地中温度之日变与年变均甚缓和,且愈深变化愈小。1.5米以下之深层地温,保持于零度以上于深窖贮藏物品十分有利。

(选自《宁县志·地理志·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