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建置志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0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建置沿革

宁县地区建置沿革,历史悠久,在数千年历史上,虽然久经沧桑,数度废兴,历史还是清晰地留下了它走过的脚印。

 

夏代:地属雍州,为公刘邑,属周族发祥之地。

史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开国帝王夏禹,曾治平水土,划分九州。那时,宁县地方,即属于九州之一的雍州。夏之末,周先祖不窋率族人游牧于这一带,至其孙公刘,立国于豳,拓荒务农,开创基业,定居10代,方南徙于歧。历代旧志屡记:今县城西北之庙坪,谓之北豳,为古公刘邑。据此,这里亦属周族发祥之地。

 

商代:地属雍州。

商朝沿袭九州之置,宁县地区归属依旧。

 

西周:地属雍州。

周朝沿袭九州之置,并为之分星辨野,雍州位于西北,宁县地区仍属于雍州。

 

春秋战国:初为义渠戎国,后为秦地,置义渠县,并置北地郡治。

周平王东迁以后,义渠族在这一带自立义渠戎国,并且“筑郭以自守”。后臣服于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327 年),秦国以义渠国君为臣,以其国为义渠县。昭王伐灭义渠国后,即置为北地郡治(后迁马岭)。

 

秦代:置义渠县,属北地郡,有泥阳邑。

自惠文王在义渠设县和昭王伐残义渠,置北地郡后,这里一直为义渠县,属北地郡。另有泥阳邑,秦末驻有军队,郦商军破章邯别将苏驵军于泥阳,即此地。

 

西汉:建置泥阳、大要,弋居、义渠诸县(道),部分地属彭阳、襄洛县,分别隶属凉州北地郡、安定郡和朔方上郡。

西汉王朝改革秦代郡县制,地方置为州、郡,县。宁县地域置属6 县(道):马莲河(时名泥水)北置泥阳县,意即泥水之阳。南部置弋居县,有盐官、有铁。东南部置大要县。西北部置属义渠道。西部部分地属彭阳县。东部部分地属襄洛县。泥用、大要、弋居,义渠隶属凉州北地郡,彭阳县属其安定郡,均受辖于凉州刺史部。襄洛县(治在延安府界)隶属朔方之上郡,受辖于朔方(后合并于并州)刺史部。

新莽篡汉以后,称泥阳为泥阴,改义渠名义沟。

 

东汉:初有义渠道、泥阳县、弋居县,属凉州北地郡,后县置悉废,地属安定郡。

东汉时期,社会动乱,此地建置极不稳定。大要县于建武元年(公元25 年)邓禹兵至县地以后废置,义渠道于建武六年(公元30 年)冯异兵至县地以后废置,彭阳县易置为富平县,襄洛县废。泥阳县于东汉末年寄治于冯翊(今陕西耀县一带)。弋居县亦废。

 

三国:地属曹魏雍州安定郡。

东汉末年,这里为马超,杨秋所割据。建安十六年(公元221年),冬十月,曹操征秦陇,逐马超,降杨秋,这一带即归于曹魏,地属雍州安定郡。《太平寰宇记》 引据《舆地志》 称置泥阳县,与有关正史、志书记载有歧。

 

西晋:地属雍州安定郡。

咸宁三年(公元227年)三月,晋平虏护军文鸯大破鲜卑树机能部以后,这一带地方即归于晋,置属雍州安定郡,但无复置县。其东部、北部部分地方更为羌胡所据。

 

东晋十六国:先后为汉国(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国属地。

汉国: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汉国刘聪军破长安,灭西晋,宁县地区归于汉国(公元319 年更名为赵,即前赵)。

后赵:太和二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季龙大败前赵军于义渠地方,这一带又为后赵所据。

前秦: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前秦立国以后,这一带地方又归于前秦国。

后秦:太元九年(公元384 年),后秦姚萇略地至这一带,宁县地区即属后秦国。

夏国:义熙十三年(公元417 年)夏国赫连勃勃占据这一带地方,宁县地区为夏国领属。

诸小国领属期间,宁县地区名曰泥源,属安定郡地,未有县置。

 

南北朝: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领有,始置州、郡,辖领郡、县。

 

北魏:置定安县,兼置赵兴郡,后置为华州,屡易州名为三县镇、班州、邠州、豳州,辖3郡,领10县。

神䴥三年(公元430年)十一月,宁县地区归于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 年),取定俗安人之意,置定安县,兼置赵兴那,治所即今县城。皇兴二年(公元468 年)置为华州。延兴二年(公元472年)改为三县镇。太和十一年(公元487 年),因平夏至此而班师振旅,遂改州名为班州。太和十四年(公元490 年),又改名为邠州。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以古豳国城为名,改“邠”为“豳”。州、镇治所仍在今城。所领郡、县为:

西北地郡3 县:

彭阳县,今董志原至镇原一带,汉置,属安定郡,晋废,后复。

富平县,今庆阳县西南,汉置,后汉为北地郡治所。

安武县,今镇原县南,汉置,属安定郡,后汉至晋废置,后复。

赵兴郡(治在今城)5 县:

阳周县,今正宁县,汉置,属上郡,后汉至晋废置,后复。

独乐县,今县域东南及正宁县境,汉置,属上郡,后汉至晋废置,后复。

定安县,今宁县本土。治在定安故关之内,即今之庙坪。

赵安县,地域未详,太平真君二年置。

高望县,地域未详,太平真君二年置。

襄乐郡(太和十一年置)2 县:

襄乐县,今襄乐以东及合水县,汉置,属上郡,治在延安府界,北魏迁治于今襄乐镇。原为襄洛,魏孝文帝改“洛”为“乐”。

肤施县,今陕西榆林东南,汉置,属上郡,后汉至晋废置后复。

今陕西吴旗县地,当时亦属豳州。

 

西魏:始名宁州,析置燕州。

豳州置沿用至废帝二年(公元553 年),以抚宁戎狄为意,始改名为宁州。

大统十六年(公元550 年),又于襄乐郡地置燕州,并筑襄乐城曰燕州城。

同时期,在原豳州辖地彭阳县地置云州,合水县地置蔚州、阳周县地置显州。这样,宁县地区并存宁、燕两州,而辖域则较前缩小,所领郡、县未详。

 

北周:仍为宁州,辖有两郡。

北周立国以后,改宁州为北地郡,后复名宁州,辖赵兴郡、西北地郡,领定安等县。

燕州与襄乐郡俱废。

 

隋代:初为北地郡,后名宁州,一度称豳州,最后仍名北地郡,先后领8县。

开皇三年(公元583 年),北地郡与诸郡悉废,置为宁州。大业二年(公元606 年)改称豳州,后仍为北地郡。其领县先后有:

定安县:宁县故土(见前)。开皇三年移治于旧赵兴郡,即今县城。

罗川县:今正宁县,开皇十八年改阳周县名。

彭原县:董志原一带,开皇十八年改彭阳县名。

襄乐县:今县域东部,有“子午山”。

归德县:今庆阳县域,开皇十六年割置庆州。

归义县:义宁二年(公元618 年)析定安县置。

新平县:旧称白土,今陕西彬县及永寿县部分地域。

三水县:今陕西旬邑县。

 

唐代:置宁州。曾名宁州彭原郡,旧领6县、后领5县。隶属关内道,为邠宁节度使治所多年;后析置衍州,属左神策军。

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改北地郡为宁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仍置为都督府,四年府罢。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宁州彭原郡。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又改名宁州。

宁州等级,天宝时为上,乾元时为望。旧辖6县,后辖5 县、11府:

定安县:等级为紧,宁县本土,有定安故关。

真宁县:等级为紧,今正宁县,天宝元年改罗川县名。

襄乐县:等级为紧,县域东部。

彭原县:等级为紧。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析置为彭州,领彭原县;二年分置丰义县。负观元年废彭州,归属宁州。

丰义县:武德二年,析彭原县置,属彭州;贞观元年,彭州废,来属宁州。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出隶泾州。不久又归属,唐末废置。

定平县:等级为上。武德二年析定安县而置,治所即今政平镇,辖及今径川、长武县部分地区,有高摭城。一度出隶邠州,元和三年(公元808 年)归属。

宁州辖府为:彭池、高望、静难、麟宝、天固、蒲川、东原、三会、大延、和泉、永宁。

唐代末年,以定平县治置衍州。

宁州属关内道邠宁节度使,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七月至大中九年三月,邠宁节度使治于宁州。衍州于元和四年分隶左神策军。

 

五代:宁州、衍州并存,分领其县、镇。

五代时期,宁县地区先后历经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领属,宁州、衍州长期并存。至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废衍州置,仍为定平县,出隶邠州,不久归隶宁州。

衍州领定平县,其余未详。

宁州领县仅知有定安县、真宁县、襄乐县、丰义县。领镇有马岭镇(今庆阳县马岭镇)、木波镇(今环县木钵镇)。后晋天福四年割二镇而置属威州(今环县)。

宋代:初置宁州,为彭原郡,属永兴军路。后升兴宁军节度,属环庆路,先后辖5县。

北宋前期,置宁州,又称彭原郡,等级为望,属永兴军路。宣和元年赐军额,升为兴宁军节度,为军事州,改属环庆路。元丰以后又属庆阳府,其领县先后有:

定安县,等级为紧。有泥阳镇、交城镇、早社镇。有洛水、九陵水。

襄乐县,等级为上。有泥阳镇(? )、延川水。

真宁县,等级为下(元丰时为上等)。有山河镇、显圣镇。

定平县,等级为紧。有永昌(即今太昌)镇,泾水属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归隶,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出隶邪州。

彭原县,熙宁三年出隶庆阳府,从此不再隶属。

彭阳县,太平兴国元年(公元1976年)改丰义县名,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出隶原州。

 

金代:初为兴宁军节度,后为宁州,隶属庆原路,辖4 县、5镇。

金代初期沿袭宋置,仍为兴宁军节度。皇统二年(公元1142 年)降为军,仍加“西”字,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去“西”字,成为刺郡,名宁州,刺史,等级为中,隶属于庆原路(旧作陕西西路)。时领县、镇为:

安定县,即原定安县,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更名,有交城镇(天德二年置)。

洛水、九陵水属之。

定平县,有枣社镇、大昌镇(即今太昌)。

襄乐县,延川水属之。

真宁县,有山河镇、要关镇。

 

元代:置宁州,初领4县,后废3县,隶属陕西行省、巩昌路总帅府。

元代仍置宁州,等级为下。初领安定、定平、襄乐、真宁4 县。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废安定、定平、襄乐3县,其地域为州直统。至此,领县只留真宁,等级为下,隶属于陕西行省、巩昌路总帅府。

 

明代:置宁州,领真宁。以后州、县分别归隶陕西布政使之庆阳府。

明代沿宁州置,领真宁县。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 宁州与真宁县分别归隶于陕西布政使之庆阳府,从此不再领县。

 

清代:仍置宁州,有8镇,改属于甘肃省庆阳府。

清代仍然置宁州,等级为中,初期沿袭明置,隶属陕西布政使庆阳府。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析庆阳等四府以置甘肃省,宁州即属于甘肃省。时宁州疆域东至雕岭,南至云霞,东北至五掌山,西、南纳茹水、泾水,罗川水。至清代中期,共有8镇,即:襄乐、政平、早社、焦村、太昌、新庄、南义井、凤凰。另有二驿:彭原、焦村。

 

民国:改州为县,有19集镇,隶属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又置新宁县,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

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宁州为县,初归陇东道(不久改为泾原道),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后,隶属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初为三等县,后改二等县。至民国中期,有19 集镇,即:政平、枣社、宫河、新庄、太昌、和盛(民国3年由庆阳县归属)、焦村、春荣(一名迕逭)、良平、米家峪、肖嘴、兴元(一名关邑庙)、南义井、盘客、寨沟子、襄乐、三不同、罗山邬(废)、吉岘(废)。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在盘客、金村、九岘一带建置新宁县,隶属于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从此,宁县地区并存宁县、新宁县,直至民国38年(公元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置宁县,有18集镇,隶属于甘肃省庆阳专区专员公署。

解放以后,新宁县建置即行取消,仍沿置宁县,初隶甘南省陇东专区(后改名庆阳专区),1955 1015日,因庆阳专区并入平凉而随属平凉专区。

195812月,正宁、合水二县归并于宁县。

1962 年,恢复庆阳专区,宁县即随之回属,同时,正宁、合水二县也析复原置。

解放以后,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19496月电报指示精神和三原(即原关中)、陇东两地委联席会议决定,新宁县所属原正宁县属地仍归正宁;原宁县属地宫河镇及其所属宫河原,连同“南八社”(即疙拉沟南岸的8村庄)划拨正宁县;原正宁县飞地平子镇及其附近6村庄划拨宁县。宁县原属“北八社”(即北柴桥子一带8 村庄),亦于此后为正宁县管辖。此外,肖嘴、吉岘两地区已由合水县接管的现状维持未变。今宁县地域,均为宁州故土。现有18集镇,详见《城镇》。

 

行政区划

此地基层行政区划始于何时,已不能考。《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其《食货志》又载:元鼎五年,汉武帝巡视北地郡。因郡地“千里无亭徼”而杀了北地太守及其以下。据此,当时宁县地区基层即当有亭、乡之分;惜无传记。《元和郡县图志》载:唐代宁州有73乡。《元丰九域志》载:宋代宁州有22乡,其中定安县7乡,定平县8乡,襄乐县4乡,真宁县3乡。金、元两代,时虽渐近,而基层行政区划竟只字不见于记载。由于档案无存,详情无考,历代基层行政区划沿革难以接续,现以明代以来仅有资料分载如下。

 

明代行政区划

据府、州旧志记载,在明代,宁州基层行政区划为里、甲,甲的划分及其数目已无从确考,州地大约划分为48里,其名称及所属区域不甚详确,大体是:

东乡12 里:

安定里,今宁县城郊。

石幢里,今春荣镇以西原区。

永聚里,今春荣镇以东。

白公里,今春荣镇以北。

固村里,九龙川上游地区。

张贾里,米桥一带。

可耕里,平子镇以东一带。

泥阳里,平子镇以南至“南八社”(今正宁永正乡属)。

阳平里,今平子地区。

修果里,今平子地区。

良济里,今良平地区。

曹村里,今良平地区。

南乡12 里:

郭下里,今新宁地区。

在城里,今新宁地区。

来远里,今早胜北部地区。

吕村里,今早胜北部地区。

丁良里,今早胜南部地区。

武昌里,今早胜东南部。

秦店里,今中村南部。

秦村里,今中村西部。

杜村里,今新城一带。

政平里,今政平地区。

宫河里,今正宁宫河地区。

房邻里,今正宁周家乡。

西乡12 里:

董村里,今坳马一带。

焦村里,今焦村地区。

贾村里,焦村北部地区。

永吉里,今瓦斜地区。

高陵里,今焦村西部地区。

太安里,今和盛范家、楼子一带。

九子里,今和盛地区。

底留里,今和盛地区。

兴隆里,今太昌镇一带。

平泉里,今新庄镇及其北部、西部地区。

回乐里,今新庄东部地区。

白店里,今新庄南部地区及新华乡。

北乡12里:

南义井里,今南义井地区。

望宁里,今吉岘(现属合水县)一带至襄乐西部地区。

广诚里,今观音北部至肖咀(现属合水县)一带。

里村里,同上。

横城里,今段家集(现属合水县)西部。

浦昌里,同上。

林子里,今盘客地区。

更新里,今盘客地区。

荆树里,今金村地区。

大宅里,今九岘至“北八社”(现属正宁县)一带。

襄乐里,今襄乐地区。

原村里,今襄乐东北至观音南部地区。

 

清代行政区划

清初30余年沿用明代行政区划,宁州仍为48里。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知州马骧以宁州户口凋残而汇旧48里为24里,仍为4乡。里下设甲,已不能考。乡、里名称及其辖属地区分别是:

东乡6里:

安石里,汇旧安定、石幢2里,辖今东山以上至春荣镇以西,城北河川之小沟至高庙一段、九龙河川之曹家至陡沟一带。

永公里,汇旧永聚、白公2里,辖今春荣镇至黑池、九龙川之暖泉至下齐一带。

固张里,汇旧固村、张贾2里,辖今九龙川之上齐至龙池、转至子午岭地区及米桥东部地区。

可阳里,汇旧可耕、泥阳2里,辖今米桥岘子以西和“南八社“(即今正宁县永正乡的冯柳、姚岭子、蒿穗头、东王阁、西王阁、刘家堡子、刘家洼、郭庄)。

平修里,汇旧阳平、修果2里,辖今平子镇(半坡原和后帐村除外)以及良平镇以东地区。

良曹里,汇旧良济、曹村2里,辖今良平镇以西地区。

南乡6里:

郭在里,汇旧郭下、在城2里,辖今新宁乡全境。

来村里,汇旧来远、吕村2里,辖今早胜镇以北地区。

丁昌里,汇旧丁良、武昌2里,辖今早胜镇及其南部地区至新堡、大户曹。

从新里,汇旧秦店、秦村2里,辖今中村乡除新堡、大户曹以外地区。

杜政里,汇旧杜村、政平2里,辖今政平乡以及新华乡周家河滩、正宁县周家乡西部。

宫房里,汇旧宫河、房邻2里,辖今正宁县宫河乡和周家乡之东部。

西乡6 里:

嘉董里,汇旧董村、焦村2里,辖今焦村镇以南、以东以至坳马乡全境。

信义里,汇旧贾村、永吉2里,辖今瓦斜乡瓦斜村以南、焦村乡北部,新宁镇任堡至樊浩以西地区。

高太里,汇旧高陵、太安2里,辖今焦村乡高尉以西、周郭西北,至和盛乡长官楼子、太安范家。

子留里,汇旧九子、底留2里,辖今和盛镇楼子、范家以外地区。

隆泉里,汇旧兴隆、平泉2里,辖今太昌乡至于新庄乡店头赵西北地区。此里很大,有“隆泉-里赛合水”之说。

乐店里,汇旧回乐、白店2里,辖今新华乡大部至新庄乡店头赵村及其以东地带。

北乡6 里:

南宁里,汇旧南义井、望宁2里,辖今瓦斜乡北部、南义乡至合水县吉岘以南,以及襄乐乡之朱家、方寨。

广仁里,汇旧广诚、里村2里,辖今观音乡之咀头、郝湾一带,至合水县段集乡肖咀以东地区。

横蒲里,汇旧横城、蒲昌2里,辖今合水县段家集乡西部地区。

林更里,汇旧林子、更新2里,辖今盘客乡。

荆宅里,汇旧荆树、大宅2里,辖今金村乡、九岘乡、平子镇之下原、惠堡、半坡、老庄一带以及“北八社”(即今正宁县西坡乡的段社、杨园子、南堡子、寺沟洼、韩家坳、北柴桥子、五顷原、咀头村)。

襄原里,汇旧襄乐、原村2里,辖今襄乐镇、观音乡之大部。

 

民国行政区划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宁县基层行政区划沿用清代里分,直至民国18年(1922年)变革。是年,甘肃省民政厅委员来县监视,划全县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分属200个行政村,村下分间,间下为邻,里甲之制遂废。

民国22年(1933年),奉省令改区为乡(镇),东为东平乡,南为南社镇,西为西合乡,北为北宁乡,中为辑宁镇。

民国25年(1936年),又改乡(镇)为区,并并始推行保甲制,区下设联保、保、甲。这时,除金村、九规、襄乐一带另行编置3个区归新宁县管辖(下边另载)以外,其余地方共为5个区,16个联保,186个保,1892个甲。东为第一区,公署设良平,辖良平、平子、米桥、春荣4联保、27个保、161甲。南为第二区,公署设早胜,箱早胜、院子、中村、宫河4联保、35保、413甲。西为第三区,公署设和盛,辖和盛、焦村、太昌、新庄4联保、37保、444甲。北为第四区,公署设南义井,辖南义、望宁、肖咀、盘客4联保、51保、518甲。中为第五区,公署设县城,直辖城关四周36保,350甲。

新宁县属:第一区,公署设杨园子,辖杨园子(包括寺沟洼)、贾峪川、瓦窑沟圈(包括西坡)3乡。第二区,公署设九岘,辖九现、九龙川、平道川、金村4乡。第三区,公署设巴原,辖苏城、上齐、石鼓、襄乐4乡。

民国26年(1937年),宁县5区归并为4区。

民国29 年(1940年),实行乡(镇)保甲制,宁县改设城关、春荣、良平、宫河、页沟、早胜、焦村、和盛、太昌、新庄、南义、盘客、肖咀、襄乐14镇和米桥、中村、院子、望宁4乡。乡、镶辖保,保下有甲。时值“宁县事变”期间。不久,盘客、襄乐为八路军关中地方部队所占据,即扩为新宁县辖区;肖咀、望宁为八路军陇东地方部队所据有,遂属其合水县管辖。肖咀、吉岘两地析离宁县,即以此为由,以此为始。

民国36年(1947年),国民党军马继援部占领盘客、襄乐以后,又设襄乐镇和盘客镇,并下编保、甲,次年即被解放军收复。

“西安事变”后,受政局影响,宁县、新宁县界地和行政区划颇有变化,不胜详述。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未曾开始,其时,宁县、新宁县行政区划相对稳定,可为代表,故为分志如下:

宁县

实辖15乡(镇),152保。

春荣镇:10保。

第一保,辖白公、湫沟、胡驿、尺步(赤堡)、李家咀、孙家堡(罗家沟圈)。

第二保,辖谢家畔、永村、宋家堡、上驿、下驿、三曹、一字洼、郭家堡、金曹。

第三保,辖西沟畔、安头、路户、孙家咀、大庄、南沟圈。

第四保,辖詹家、上拜家、李家合、下拜家、苏家城、韩家、暖泉、西台。

第五保,辖陡沟、朱家沟、阎家堡、徐家圪、周家堡、圪台、董家、曹家。

第六保,辖春荣街、赵家堡、石家坳、东畦、当庄、庙底、车圈。

第七保,辖沟圈、新庄、石幢、洼畔、马堡。

第八保,辖旧庄、介家村、樊家原、李家咀、侯家岘子。

第九保,辖寺底、雷家畔、罗家畔、汪家咀、昔家沟、高家合。

第十保,辖焦村湾、吕家台、阎家洼、赵家沟、王家台、商庙。

米桥乡:8 保。

第一保,辖庄郭、西王阁、刘家堡子、刘家洼。

第二保,辖冯柳、东王阁、姚家岭子、蒿穗头(以上即原“南八社”,现属正宁县)。

第三保,辖米家堡子、小户子、南柳、老庙、米家圪子、韩家硷子。

第四保,辖龙湾、毛子湾、山庄、崆头、东龙头。

第五保,辖常邑、冯堡、栗洼、寺仙邑。

第六保,辖宋家、樊家、王庄子、丁家、安子、杨家、雷洼、后帐。

第七保,辖高仓、可钦、杨家、马家、柏树底。

第八保,辖咀头、岭上、屈家、后庄子、蒿茬沟、中咀、庙子梁、罗家梁。

页沟镇:即平子镇,镇公所设页沟,下辖9保。

第一保,辖王家拉、安儿店、碾咀子、页沟、小岔、皮梁、傅家、老庄。

第二保,辖半坡、赵家村。

第三保,辖王家南沟圈、范家、能家、惠家、王庄子。

第四保,辖王家圪。

第五保,辖修果王家、孟家老庄、方家咀。

第六保,辖孟家城、贾家沟圈、苏家洼、贺宝、曹家、桃洼、王家北沟圈、西堡子。

第七保,辖仙灵、蒋邑村。

第八保,辖南亩贾家、巩家、杨咀、窦家峁、楼子头。

第九保,辖朱家南堡、北堡、杨家咀。

当时正宁县在平子设镇,共辖8个保,其中在平子地区内编有3个保:

第一保,辖吕村、赤户孟家、王家洼、朱家屯庄、王家沟圈、许家。

第二保,平子街。

第三保,南亩袁家、朱家西屯庄、南亩程家、花包湾、榆树咀、赵家沟子。

良平镇:13保。

第一保,辖贾家村。

第二保,辖第家、梁家、何家堡。

第三保,辖曹村赵家、赵家咀、车坪。

第四保,辖南惠家、北惠家、杨家小堡子。

第五保,辖下原、豁口、朱家川、何家川、惠家川。

第六保,辖曹村张家堡、曹村沟圈、西坡子。

第七保,辖良济杨家、良济马家。

第八保,辖段村、西王嘴、王家新庄子。

第九保,辖殷家嘴、尚家老庄、王家屯庄、曹家庄。

第十保,辖店头、张家庄。

第十一保,辖良平街、董家屯庄。

第十二保,辖傅家村。

第十三保,辖乔雷村、东王嘴、尚家洼、胡村、陈家。

院子乡:11保。

第一保,辖史家城、寺底、康村。

第二保,辖大庄、葡萄沟。

第三保,辖良村、西坡、田屯庄。

第四保,辖清华村。

第五保,辖郭铺前后庄。

第六保,辖西沟子、刘家畔。

第七保,辖樊村(至马莲河畔)。

第八保,辖院子、生地沟圈、十里铺。

第九保,辖来远、南庄。

第十保,辖西头、硷头。

第十一保,辖遇村、沟儿韩家、谭拉。

早胜镇:11保。

第一保,辖尚家、党家、安里。

第二保,辖南北、活娘庙、胡家拉。

第三保,辖丁良李家、勾家、咀子刘家、傅家沟畔。

第四保,辖小户曹家、雷家、大户曹家。

第五保,辖咀子李家、秦店、张家坳。

第六保,辖鲁家、新堡、旧堡、老庄。

第七保,辖二里半、姜家庄、南庄。

第八保,辖南新城、老城。

第九保,辖南街商人巷、柿子巷。

第十保,辖北街、东屯庄。

第十一保,辖北新城、城外沟边、北屯庄。

中村乡:13保。

第一保,辖孙安、杜家沟圈、寺上王家、李家川。

第二保,辖苏韩、韩家洼。

第三保,辖权家、老庄子、南头王家、硷底、献灵坡。

第四保,辖政平、米家沟、店子沟、山背后、周家河、王家河、米家堡。

第五保,辖新城、王家庄子、西华、后河。

第六保,辖姜家、老庄、圪。

第七保,辖封侯、乔家、蔡里杨家、乔家庙。

第八保,辖中村坳里。

第九保,辖平定、嘴头、鲁家、王家沟圈、郝家。

第十保,辖西王、东赵、秦村寺、新城湾、郭村、周家斜。

第十一保,辖弥家、白马庙、李家坳、北郑家、川里张家。

第十二保,辖秦村刘家、东庄、西庄。

第十三保,辖邓家咀、南郑家、郎李家、车家坪、王家寺、郑家咀、弥家河、邓家。

宫河镇:今属正宁县,略。

焦村镇:13保。

第一保,辖渭一口、郭房庵、雷家川、谭家原、公刘、王咀、东庄、西庄、桌子头。

第二保,辖马家沟圈、高村、马家咀、坳马、康岭、南庄、大堡子村。

第三保,辖半个城、南头咀、三架梁、上个村、下个村、坡头村。

第四保,辖张斜、杨斜、段家咀、段家老庄、王庄、王咀村。

第五保,辖小堡子、任村、崖窑子、杨家庄、焦村街。

第六保,辖杨贺家、洪洞张家、朱寨村。

第七保,辖西沟王、西沟张、西沟徐、西尚、郑尚村。

第八保,辖沟儿李家、赤歇、史胡家村、嘴儿李家、森王家。

第九保,辖高沟村、尉荔村、肖嘴村。

第十保,辖西卜村、樊浩村、袁庄村。

第十一保,辖高家坳、马王沟、石家岭、白家嘴。

第十二保,辖尉村、李铁沟圈、梁高村、袁家寺。

第十三保,辖贾村范家、王圪、巩吕、泥阳村。

和盛镇:15保。

第一保,辖郑家嘴、张沟老、新村、毛刘、坡头子、坝口子、芝麻嘴、张家川、魏家川、猴子岭。

第二保,辖阁老杨、东庄子、西庄子、长畛里、庙花、惠家村。

第三保,辖梁家嘴、曹家、三里任家、司魏家、高崖头、楼台梁家、湫包头、孙剡家村。

第四保,辖红柳、贺家庄、杨庄、索家、小坡村。

第五保,辖南家、上梁家、石家庄子。

第六保,辖沟边头、公曹、邓家、下赵村。

第七保,辖和盛街。

第八保,辖康孟家、张嘴、吴家、大涝池滩、樊家、李家堡子。

第九保,辖西高、店子、黄家庄子。

第十保,辖显头、谯家、韭园子、刘家河、下孟家村。

第十一保,辖宏寨、屯庄子、黄家沟圈、长官楼子。

第十二保,辖庙底、上庄、西庄、嘴头村。

第十三保,辖上赵、阎坳子、范家。

第十四保,辖长官老庄、南坳村、周家、郭候家。

第十五保,辖岭头、麻仙杜家、西李家。

太昌镇:9保。

第一保,辖上肖、宋家庄子、下肖、平泉、王庄子。

第二保,辖青牛、刘堡、坡头,小户坪村。

第三保,辖贾家、东郭,西郭村。

第四保,辖江村、朱家、雷茍村。

第五保,辖申明杨家、水沟山、黄家湾、石沟山(包括桑园、沙湾、后河)。

第六保,辖野王河滩、野王原、崖王家、小盘河、西原村。

第七保,辖太昌街南头、南庄子、王嘴子、屯里、东岭、西场村。

第八保,辖太昌城里头、东壕、东场,东头、尚巷、北头,三里店,韩家、西壕村。

第九保,辖任家、董家山、任家河、王嘴、杨嘴、孟嘴、石岭朱家、冯堡村。

新庄镇:12保。

第一保,辖周家河滩、哑口、沟圈、原畔、玉村、同城、冯家河滩、张家河滩、冯家村。

第二保,辖马家、文家沟、马家河滩、马家岭。

第三保,辖白家、车家、桃园、孙家、丁任村。

第四保,辖颉家、程家嘴、郧家、郧家桥、石坡河滩。

第五保,辖石坡、程举河、张家嘴、嘴头赵、崔家岭、赵家河。

第六保,辖坳王、店头赵、拉坡子(任家原南)。

第七保,辖崔剡家、马家嘴、牛吴、方尚、姜家什字。

第八保,辖雨落坪、拉坡子、邵家坪、河刘家、三王家。

第九保,辖花中坳、武家坳、新庄东北门、老虎嘴。

第十保,辖新庄西南门、任家原、石家原、安家村。

第十一保,辖巴都庄、小户石家、贺家坪、贺家川。

第十二保,辖兴户、坡头尚家、西头赵家、杨柳高家、冯家沟圈、邱家坳、马家庄子。

南义镇:6保。

第一保,辖官庄、贺家嘴、柴家山、贺家山、康家川、瓦家畔、西王庄。

第二保,辖郝家嘴、巩家嘴、常家庄、吴家、王家河、碾子畔、马户、南头、张家沟、贺家川。

第三保,辖上庄峁、东王庄、东畔、洛家庄、南义街、李家庄、张堡、胡家店、高家胡同。

第四保,辖高仓、荒山、返沟洼、左家嘴、左家川、刘家原、梁家川、燕家店、吴家沟圈。

第五保,辖冯家湾、寨子河、香水泉、冯家崖窑、冯家新庄、陈家河、长嘴梁、杨家湾。

第六保,辖朱家台、米家川口、柳邑川、焦家台、柴家沟、赵小台。

望宁乡:5保。

第一保,辖马泉、刘寨、路家岘、左家屯庄、左家嘴、赵家坪、下王嘴,焦家嘴。

第二保,辖海家畔、柴家坳、王家崖、李家嘴、李家新庄、干沟畔、寨沟子。

第三保,辖朱家寨、罗家畔、丑家寨、吉岘街、丑家川、望宁铺、沟门前、下里村(均在今合水境内)。

第四保,辖宫河村、严家嘴、权家台、铁李川、何家川、侯家嘴、孟家洼(均在今合水境内)。

第五保,辖巴旦、夏家寨、文安魏(现归庆阳县)、望宁南堡子、望宁北堡、张家沟。

城关镇:13堡。

第一保,辖安定村、古城、柳家、上下官庄、南庄、原畔村。

第二保,辖菩萨庙、王家圪、柳广洼、高崖头、坡根底、南湾子。

第三堡,辖南桥子、桐树嘴、沙滩、高山堡、茍村湾、枣园、黄家山。

第四保,辖南关、西关、东山、小关子、石沟、小沟子、雒家圪。

第五保,辖城内。

第六保,辖三里原、武家原、井坳、杜家桥子、南岭子、陡山子、河西坡、马家坪。

第七保,辖石家嘴、路店、坳刘、任家原、任家庄子、菜园、杨家湾子。

第八保,辖柳山渠、巩家川、砚瓦川。

第九保,辖瓦屋硷、张原畔、门家堡子、西头冯家。

第十保,辖永吉、李家嘴、昔家嘴、李家圪。

第十一保,辖川底下、十里墩、荒山、七里岭子。

第十二保,辖左家川、杨家屯庄、五里铺、常家山。

第十三保,辖庙嘴子、槐树合、金人冢、渔池、畅家沟。

新宁县

实辖5区、26乡。

第一区(九岘): 6乡。

第一乡(瓦窑沟圈),辖瓦窑沟圈、高渠、东西新庄子、南桥、穆家湾、石洼、石坡子、水塔子、蒿地湾、艾蒿店。

第二乡(西坡),辖西坡、东西武家畔、杨家畔、宋家畔、徐家峁。

第三乡(芦子坪),辖芦子坪、碾子坡、李家川、贾峪梁、玉皇庙、仵原、牛家梁。

第四乡(南堡子),辖南堡子、柴桥子、嘴头、韩家坳、寺沟洼、五顷原、苏洼、李渠、杨家湾、杨园子、月明原。

以上4乡今悉为正宁县地。

第五乡(蔡村),辖榆前、纸坊、欠家沟、肖家台、左家川、宋家城子、大石沟、蔡村、榆林子、枣林子、川口。

第六乡(九岘),辖康家原、桃树庄、鸭儿沟、马家洼、西洼、九岘、瓦子坳、北庄子、鲁甲子、连壑子。

第二区(金村):4乡。

第一乡(岳木川),辖烧锅嘴、娘娘庙、老庄子、后合、姜家台、代家庙、仵家庄、平道川。

第二乡(牌楼),辖高丽原、木瓜原、麻子掌、黄柏掌、九曲、高峁、邵沟圈、窦家粱、牙村、傅家庄、粱掌、牌楼、金村、李家沟。

第三乡(宋家庄),辖凉水泉、呼家台、罗山府、坡底、田马湾、枣卜洼、文家沟、白吉坡、宋家庄、井家圪、胶泥洼、富衣沟。

第四乡(安家沟),辖田家台、楼子底、安家沟、油家沟子、义学沟、房村、九园子、陡坡子。

第三区(襄乐):6乡。

第一乡(高寺),辖范坡、上齐、下齐、高寺、田沟门、家川。

第二乡(苏家城),辖苏家城、姚家、董家、杨崖窑、马崖窑、沟门前。

第三乡(石鼓),辖巴原、黑池、万原,洼子、刘家洼、梁畔、石鼓、铁王、佛堂、石岭子。

第四乡(欠家畔),辖鲁家原、崔家原、新庄、大庙、老庄湾、欠家畔、董家洼、韩家子、小坳子、水海子、崔家寺、欠家湾、纸坊、砖洞、瓦罐窑。

第五乡(常沟门),辖方村、柏树底、常沟门、傅家山、罗家沟、襄乐。

第六乡(沟门),辖油房沟、贺家台、两条沟、安沟、吕家台、崔洼、庞家川、拐沟口、转嘴子、莲花池、沟门。

第四区(盘客): 5乡。

第一乡(荏掌),辖武洛、上圪、元和岭、前腰岘、张家湾、安子原、梨树湾、下圪、武洛岘子、罗家庙、木莲洼、胡家湾子、胡家掌、潘村、安常湾、中嘴、荏掌。罗侯、安家畔、李家圪、长嘴。

第二乡(盘客),辖岘子峁,柳村、邓家嘴、上店子、前沟、卧龙合、齐村堡、邓堡、杏洼、秦家嘴、欠嘴子、长床、小原子、硬沟、盘客镇、胡家庄子、陈家寺、陈家洼。

第三乡(段堡),辖胡家老庄、胡家堡子、刘家圪、段岭、段堡、徐家堡、齐村堡、清水湾、董村、西樊村、东樊村、介村,大沟里、小川子。

第四乡(阎沟),辖侯家砭、阎沟、梨洼、阳掌、上庄子、徐家峁、张*子、胡家嘴。

第五乡(形赤),辖岘头、南山、萝卜嘴、老庄、牛头沟、张嘴、王嘴、东庄、北庄峁、前梁、形赤。

第五区(宇村), 5乡。

第一乡(窦家湾),辖观音庙、罗家畔、常家畔、杨家岔、窦家湾,刘家湾、夜返沟、前嘴、老庄、黄家城、岘子、杨峁、南仓、北仓。

第二乡(班北),辖赵家洼、新庄、东岭子、郝家湾、北岭子、嘴头、峁子、董家掌、丁家嘴、张家沟。

第三乡(张陂),辖张峁、栽花、樊湾、西庄岭、东庄、杨畔子、窑棵子、张陂、朱家原子、下梁子、冯家嘴,卢家庄子、西洼、干沟湾。

第四乡(宇村庙),辖桐嘴子、辛家沟、翟家庄、宇村庙、庞家圪、南头、武家碾、畅家嘴、张嘴、南庄、北头堡子、北嘴、北头上庄、董家嘴、谢家圪、于家嘴、于家圪、于家东庄。

第五乡(地儿庄),辖任家圪、且洼、窑子、地儿庄、东庄、西庄、魏家嘴、西渠、东西寨子、白家、北嘴、朱家。

现行行政区划

1949 年全县解放以后,原新宁县九岘区的一、二、三、四乡划归正宁县,金村区并入九岘区,原宁县肖嘴镇、望宁乡一部分划归合水县,宫河镇及米桥乡的两个保划归正宁县,同时平子镇划归宁县。这时,宁县统一划分为17个区,即:九岘、襄乐、盘客、宇村(以上称老区)、春荣、城关、院子、早胜、良平、平子、米桥、中村、南义、焦村、和盛、太昌、新庄(以上称新区)。

1950年,全县重新调整划分为10个区,1个直属乡,共辖88个乡,391个行政村,1015个自然村。10个区按所编次序为:九岘、盘客、南义、春荣、平子、早胜、中村、新庄、和盛、焦村、城关为直属乡。

1952 年,在10个区的基础上,划分良平、襄乐两区,改城关直属乡为区,区的编排次序也相应调整。至此,全县共为13区,辖94乡。这一区划沿用至1955年,各区、乡编序及管辖范围是:

第一区(九岘)辖6乡:一乡(左家川),二乡(九岘), 三乡(岳木川),四乡(窦家庄),五乡(南堡子),六乡(崔家原)。

第二区(盘客)辖7乡:一乡(荏掌),二乡(盘客),三乡(段堡),四乡(阎沟),五乡(观音),六乡(班北),七乡(宋家庄)。

第三区(襄乐)辖7乡:一乡(高寺),二乡(苏家城),三乡(石鼓),四乡(小坳子),五乡(常沟门),六乡(沟门前),七乡(宇村)。

第四区(南义)辖6乡:一乡(望宁),二乡(马家),三乡(寨沟子),四乡(马户),五乡(高仓),六乡(瓦屋硷)。

第五区(城关)辖5乡:一乡(城关),二乡(上官庄),三乡(坳刘),四乡(上庄子),五乡(十里铺)。

第六区(春荣)辖6乡:一乡(三曹),二乡(金曹),三乡(侯家岘子),四乡(春荣),五乡(石幢卢家),六乡(陡沟)。

第七区(平子)辖7乡:一乡(米桥),二乡(高仓),三乡(平子),四乡(半坡),五乡(蒋邑),六乡,(修果),七乡(何家堡)。

第八区(良平)辖7乡:一乡(赵家),二乡(第家),三乡(王屯住),四乡(良平),五乡(店头),六乡(王家沟圈),七乡(老庄)。

第九区(早胜)辖7乡.一乡(武昌),二乡(丁良李家),三乡(早胜),四乡(寺底),五乡(清华),六乡(遇村),七乡(院子)。

第十区(中村)辖8乡:一乡(杜家沟圈),二乡(苏韩家), 三乡(新城),四乡(封侯),五乡(平定),六乡(秦村刘家), 七乡(弥家),八乡(秦店张家)。

第十一区(新庄)辖9乡:一乡(刘堡),二乡(青牛), 三乡(兴户),四乡(新庄),五乡(牛吴),六乡(坳王), 七乡(白店),八乡(郧家),九乡(周家沟圈)。

第十二区(和盛)辖9乡:一乡(庙花),二乡(楼台子),三乡(和盛),四乡(索家),五乡(上赵),六乡(长官楼子),七乡(西李),八乡(太昌),九乡(王嘴)。

第十三区(焦村)辖9乡:一乡(桌子头),二乡(杜家桥),三乡(半个城),四乡(焦村),五乡(朱寨),六乡(长马),七乡(元庄),八乡(巩吕),九乡(坳刘)。

1956年撤区并乡,全县并为45个乡,下辖752个农业社,这45个乡中,有28个分属于5个区管辖,17个由县直属,5个区是:

平子区:辖平子、王沟圈、高仓、米桥、惠堡、蒋邑、何家堡等7个乡。

九岘区:辖九岘、鲁家原、左家川、岳木川、崔家寺、梁掌等6个乡。

早胜区:辖早胜、秦村、中村、新城等4个乡。

和盛区:辖和盛、太昌、惠家、长官等4个乡。

盘客区:辖盘客、宇村、宋家庄、荏掌、班北,段堡、观音等7个乡。

17 个直属乡是:

春荣、石鼓、襄乐、高仓、金曹、院子、城关、南义、瓦斜、朱寨、坳马、巩吕、焦村、青牛、新庄、马岭、良平。

1958年年3月撤早胜、平子、和盛、盘客、九岘区,改下属各乡为直属乡,后季全县成立和盛、城关、早胜、瓦斜、襄乐、盘客、九规、春荣等8个人民公社,下辖145个生产大队,498个生产队。

19591月,正宁、合水来属以后,划为和盛、早胜、襄东、城关、春荣、九视、盘客、西华池、店子、肖嘴、山河、永和、榆林、湫头、三甲、宫河等16个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队、生产小队。瓦斜公社划属庆阳县。

1962年合水、正宁二县析复原置以后瓦斜公社仍归属宁县。全县调整社队规模,在原公社、管理区基础上,将全县划为32个人民公社,分属于4个区工委管辖,下辖759个生产大队、1543 个生产队。这32个公社是:

新庄、和盛、太昌、庙花、马岭、朱寨、焦村、坳马、巩吕、(以上由和盛工委管辖)、米桥、高仓、惠堡、平子、良平、院子、早胜、中村、秦村、政平(以上由早胜工委管辖)、荏掌、盘客、观音、襄乐、宇村、石鼓、九岘、梁掌(以上由襄乐工委管辖)、南义、瓦斜、春荣、马堡、城关(以上由城关工委管辖)。

1965年,并马岭入新庄公社,庙花入和盛公社; 朱寨、坳马、巩吕入焦村公社;高仓入米桥公社,惠堡入平子公社;院子入早胜公社;政平、秦村入中村公社;荏掌、观音入盘克公社;宇村、石鼓入襄乐公社;梁掌入九岘公社;马堡入城关公社后,全县调整为16个人民公社,下辖213个生产大队。

1978年分设马岭、坳马、新城、石鼓、金村、观音等6个人民公社后,全县共划分为22个人民公社,下辖302个大队。

198210月,改城关公社名为新宁,马岭公社名为新华,新城公社名为政平。

1983年底,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行政村,改生产队为自然村。1984年底又改襄乐、平子、早胜,新宁、和盛5乡为镇,并从太昌、新庄两乡分出5个行政村,新设长庆桥镇。1985年全县共分为23个乡(镇),下辖303个行政村,2260个自然村。各乡(镇)辖属如下:

新庄乡:辖东北门、西南门、兴户、高马、下肖、方尚、雨落坪、西头赵、店头赵、东剡、杨坪、牛吴、坳王、巩岭、安任、吊庄等16个行政村。

新华乡:辖白店、丁任、新华、周家河、周家沟圈、米家沟、郧家、马堡、程举河、郧家桥子、嘴头赵等12个行政村。

太昌乡:辖刘堡、朱家、青牛、苟家、上肖、申明、东风、联合、杨嘴、小盘河等10个行政村。

长庆桥镇:辖长庆桥、野王川、西原、先锋、贺家川等5个行政村。

和盛镇:辖惠家、新村、东乐、三任、庙花、阁老、高崖头、湫包头、楼台、南家、公曹、吴家、屯庄,范家、楼子、店子、西高、庙底、西刘、韭园、魏家川、杨庄、和盛、显头等24个行政村。

焦村乡:辖西尚、西沟、西李、岭头、长官、周郭、洪洞张、森王、朱寨、杨贺、长马、西卜、高尉、樊浩、袁马、尉村、张斜、王庄、半个城、下阁村、任村、街上等22个行政村。

坳马乡:辖坳马、吝店、三里原、渭一口、王家咀、南堡、公刘、桌子头等8个行政村。

瓦斜乡:辖庄料、望宁、瓦斜、永吉、东风、原沟、张家畔、官草嘴、刘家坳、昔家嘴等10个行政村。

南义乡:辖张堡、东庄、北门、刘寨、官庄、柴坳、小台、米家川口、寨子河、吴家冢、西庄、马户、马泉、左家屯庄等14个行政村。

新宁镇:辖巩范、坳刘、梁高、刘杜川、任堡、北庄、黄家山、马坪、新宁、龙一、龙二、南桥子、十里铺、高山堡、五里铺、井坳、沟圈、金冢、刘家原等19个行政村。

米桥乡:辖老庙、米桥、东龙头、常邑、龙湾、孟家、宋家、安子、红星、高仓、屈家、巩雷、庙梁、冯堡、山庄等15个行政村。

平子镇:辖北堡、巩家、仙灵、吕村、平子、碾嘴、半坡、惠堡、页沟、下原、蒋邑、程家、西堡、袁家、修果、孟城、傅家、老庄等17个行政村。

良平乡:辖良平、傅家、尚洼、店头、王屯庄、殷家嘴、段村、马家、三乐、赵家、第家、贾家、尚家老庄、尚新庄等14个行政村。

早胜镇:辖小户曹、李家、胡家、尚家、寺底、沟圈、田家屯庄、大庄、清华、郭铺、樊村、院子、南庄、谭腊、北街、南街、南北、西头、葡萄沟、刘家畔、遇村等21个行政村。

中村乡:辖新堡、平定、弥家、西王、刘家、邓家、车坪、李家坳、白马庙、东庄、乔家、中村、孙安、秦店、大户曹等15个行政村。

政平乡:辖苏韩、圪、硷底、新城、西华、政平等6个行政村。

盘客乡:辖川庄子、武洛、罗侯、荏掌、潘村、长床、杏洼、段堡、介村、阎沟、前渠、宋家庄、上庄子、街东、街西等15个行政村。

金村乡:辖南堡、老庄、崔家庄、洞子、兰庄、金村、鲁家原等7个行政村。

九岘乡:辖桃树庄、马家、瓦子坳、九岘、鲁甲子、枣林子、川口、左家川等8个行政村。

石鼓乡:辖万原、石鼓、佛堂、铁王、尺步、白公、苏城、董家、高寺、上齐等10个行政村。

襄乐镇:辖瓦罐窑、欠家湾、小坳子、于家、柏树底、南仓、新庄、樊湾、宇村、任家圪、朱家、方寨子、庞川、莲花池、襄乐、冯嘴等16个行政村。

春荣乡:辖古城、新庄、当庄、路户、侯家视子、雷家畔、宁春、金草、三曹、李家台、陡沟、徐家、王台、昔家沟等14个行政村。

观音乡:辖形赤、罗堡、窦湾、观音、郝家湾、岘头、嘴头等7 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