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子午岭天然林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08 15:31:00 浏览次数: 【字体:

宁县天然森林集中于子午岭西部。其形成已久,但未见有专的文字记载。据传说,这一带在很早以前森林茂密,阴气逼人,面积远远大于现在林区。而本世纪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来的乱滥伐和70年代初的“远耕队”毁林开荒,使林线不断移缩,资源大量减少。据调查,30年代中期,林线在石鼓一带。50年代初退至九龙川的川口、九岘原的巴原、平道川的欠家湾、襄乐川的柏树底、盘客原的武洛、长床一线。1957年移至蔡村、鲁家原、朱家台子、南堡子、史家梁一线。1972年又后移到龙池、大湾、绣花楼、北桂花、九里沟、胡家岔、前腰岘一线。从解放初到1972年,林线每年平均后移0.9公里。石鼓到北桂花一带林线后移达40公里,每年平均1.7公里。由于毁林开荒、过量取材(柴), 林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农田、秃山,使比较完整的天然林区演变成现在的带状、片状条块林地,只留子午岭脊部分林区比较开阔。树种由原来的油松、侧柏、青冈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变成现在的以山杨、青冈、白桦为主的残败阔叶次生林和灌木林。

襄乐林业总场:子午岭天然林区向为国有,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管理。50年代中期,始设专门机构,经营管护1956年成立梁掌子午岭森林经营所(1959年改为农场), 1958年成立襄乐林场,1960年成立九岘林场,负责天然森林管护,原归县农建局兼管。1962年成立县子午岭林业局专管1966年撤销子午岭林业局,林区归西北林业建设兵团二师四团管辖,团部设襄乐,划为刘家店、西坡、白吉坡、古城、襄乐、拓儿原、九岘等7个林场及大山门、罗山府、桂花园等3个农场。1975年林建兵团交地方后即改四团为襄乐林业总场,归庆阳地区林业局直辖,并划原林区的拓儿原、古城、大山门林(农)场归合水林业总场,西坡、刘家店归正宁林业总场。1976年又成立梁掌林场。1980年改罗山府、桂花园二农场为林场。现襄乐林业总场东与陕西富县、黄陵接壤西至本县襄乐,北与合水林业总场相连,南同正宁林业总场毗邻。东西长39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为952平方公里。区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东高西低,呈洼形,平均海拔1355米左右。林区土壤多系黑垆土类的灰褐色森林土壤,适宜林木生长。现有森林均属水源涵养林。全场林地面积约61.4万多亩,其中有乔木林地30.6万亩、疏林地3.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万亩,其余24.2万亩为灌木林,7000亩为经济林。尚有12万亩宜林地可资营造林木。林区木材蓄积量共为102.4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95.9万立方米,疏林地2.7万立方米、散生木材3.8万立方米。全场现有林管人员和工人1100人,落户者800有余,家属1700多口。

林区又以地形分为6个林场:

襄乐林场:位于子午岭西侧,东抵小河沟与梁掌林场分界,西至襄乐柏树底村傅家山,北至柏树底村的白草峁、王家峁,南接大沟与崔寺村毗邻。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7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地形以山沟居多,兼有川台,其走势东北高西南低。  

九岘林场:位于子午岭中段西麓,北抵岳木川,以河与梁掌为界,南至九龙川,以河与正宁县分壤,东与陕西黄陵县毗邻,西接九岘乡,总面积233平方公里(包括桂花园)。

梁掌林场:位于子午岭中段西,东起正岭与陕西接壤,西与襄乐林场相连,北濒九里沟,以河与白吉坡林场分界,南至岳木川,与九岘林场相邻,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178平方公里。

罗山府林场:东以子午岭山脊与陕西富县为邻,南接梁掌林场,北抵合水大山门林场,西连白吉坡林场。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20 公里,总面积为154平方公里。

白吉坡林场:东接梁掌林场,西至盘客解村,北抵合水古城林场,南连盘客宋家庄,东西长24公里,南北长21公里,总面积281平方公里,区内山岭突兀。

桂花园林场:下设岳木川、树湾、芦邑庄、龙池、加工厂等5个林业站,主要以人工营林为主,区域在九岘林场内。

林区主要树种及其分布是:

青冈(锐齿栎、拴皮栎、橡树):株数占森林47%,蓄积38.5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40%

白桦(桦木):株数占5%,蓄积7万立方米,占7%。

山杨:株数占25%,蓄积30万立方米,占32%。

小叶杨:株数占9.5%,蓄积3.5万立方米,占3.7%。

漆树:蓄积4000立方米,占0.4% 。

丁香:株数占11%。

杏树:株数占3%。

油松(松树):多为解放后种植,尚属幼株。

文冠果(木瓜):多属自生,近年开始大面积人工栽植。

(选自《宁县志·经济·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