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水产养殖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25 09:27:42 浏览次数: 【字体:

县内养鱼始于1958年,当时曾以10万元的投资,在九龙川、襄乐川、城北河川、泾河川等地修鱼池20多处,并从湖北、安徽等地调回数百万尾鱼苗投入。这些鱼池和白吉坡、范坡水库由于重视不够,管理不善,除九龙川的徐家和八纵沟口两个养鱼池外,其他各处鱼池早被毁坏,未见成效。九龙川徐家、八纵沟鱼池放入鱼苗3万尾,3年后收益,年可产鱼2000斤,鱼重2至3斤。后于1968年因鱼池位于沟口,被洪水淤平。仅有白吉坡水库正常产鱼。白吉坡水库先后投放鱼苗70万尾,主要鱼种有鲤鱼、草鱼、越鱼等。1978年一次捕捞2000余斤,最重的达15斤。

1979年国家投资5000元又在原沟口西山底重修两个鱼池,水面3.3万平方米,水深两米,投放鱼苗3万尾,在管理上定期放水,注意防汛,冬季及时打冰碾窿,春季用麸皮、黄豆,夏季用杂草喂养,鱼苗生长正常,进一步表明宁县地区可以养鱼。

1984年5月起,盘客宋家庄村开始大面积人工开挖鱼池养鱼,接着在襄乐川流域展开。到1985年底,已有人工鱼池面积419亩,投苗126万尾,品种主要为草鱼和花白鲢鱼,并从陕西武功、郿县调回乌子鱼苗,成活率也达7 6%,基本成功。1985年县内共有鱼塘面积为2110亩,其中宋家庄和川庄子村养鱼80亩以上。年产鱼8000斤左右

(选自《宁县志·经济·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