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产品
蜂蜜:本地春、夏、秋三季均有大面积作物开花,蜜源丰富,蜂蜜一直为主要土特产。其生蜜——白蜜,质醇味甜,营养丰富,为滋补上品。自宋至清向为朝廷所重,被长期列为贡品。然限于技术条件,未能多产。清光绪年间年产约2600余斤。60年代以来,意大利种蜜蜂和箱养技术传入,境内始有成群养殖。养50群左右之专业户多见。1985年全县产蜜17.2万斤,蜂蜡6000斤。还有蜂王浆等产品。
核桃:传统果品,清光绪年间年产820余石。现有1900亩,15万株,挂果的8万株,年产1400多万斤。以南义所产最佳,且分布广泛。南义核桃个大皮薄,平均每个纵径3.6厘米,横径3.7厘米,平均单果重14克。单株最高年产干果量420斤,南义东庄一树高20米,平均冠幅19.5米,年产青皮核桃1440斤。另有一种露仁核桃质地特优,惜植株极少。南义核桃出仁率47%左右,仁含油量高,质佳,驰名陇东。
花椒:传统经济产品,清时为县内主要土产之一。今多于庄前屋后栽植,且已发展到荒山、河滩。椒叶是农家四季常用的调料,果实是本县主要农副产品之一。现全县有239亩,10万株,挂果的8万多株,年产17万斤。
黄花:传统产品,原在庄前屋后地边种植以供自食,解放以来有较大发展,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以其耐旱耐瘠,山原皆宜,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营养和经济价值高而为群众所喜爱。现县内普遍栽植,为陇东黄花的主要产区之一,年产20余万斤。以其个大、色鲜、味正畅销于广州市场。
小茴:主产九岘等山区,成片种植,年产3 万余斤,畅销各地。
白瓜籽:主产于盘客一带,多在大秋地夹带种植,年产约2万斤,籽实大而饱满,色白净,炒熟后尤为酥香可口,畅销县内外。
苇席:唐、宋、清代曾为贡品。唐代称“龙须席”,可能式样雕较为考究。宋代年贡11领。今仍成批生产,主产于中村、政平、新华一带。主要品种有炕席、囤席、灶席,均编织精密,主供县内,销往邻县。
毛毡:唐代制“五色覆鞍毡”,以专供皇廷用,至清仍为贡物。民国时多产。毡匠常以师徒二人走乡串户为用户制作。收购羊毛成批加工市售者较少。有白绵羊毛毡、沙毡(黑山羊毛制)、牛毛毡等,均先弹后汤再擀制而成。工艺简单,但工序紧凑,成效在于加面与汤洗两关。擀白毡最为讲究,以黑白、软硬适中、紧密硬光者为佳品。沙毡、牛毛毡多隔潮气,为出门必带铺盖之一。成品可用数十年。
(选自《宁县志·经济志·土特产》)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