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电力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12 16:59:00 浏览次数: 【字体:

柴油机发电:1954年县榨油厂引进第一合柴油发电机。在带动榨油机时发电。1958年曾在城北河南岸修建过一座柴油发电厂,不久,并入县农机厂,由县农机厂安装两台柴油机发电,装机容量132瓩。年发电量19.3万度,解决了县城机关照明。60年代中期,公社农机厂相继采用柴油机发电,解决机关照明,到1970年,除太昌、和盛外的14个公社均用柴油机发电,年发电量99.3万多度。此后随大电网供电开始而停用。

小水电:1966年国家投资22万元,在蒲河川动工兴建野王电站引流量为2立米/秒的水发电,装机容量175瓩。1967年建成投产。年发电20万度。可供周围社队用电。1970年、1972年城北河、米家沟电站相继建成发电,两年后因渠道滑塌、河床倒岸,水轮机房被毁而报废。由和盛、太昌社办的韭园、小盘河电站于1973年建成发电,其规模与野王电站相当。现野王、韭园、小盘河3个电站装机总容量689瓩,架有高压输电线55.5万米,年发电量82万度。

大电网供电:1968年9月庆阳地区在长庆桥始建火力发电厂,1971年9月16日正式发电,装有1500瓩发电机组1台,向西峰镇送电。同年,在和盛建成容量为1000千伏安的变电所1处,给焦村、和盛、太昌、新庄4社供电。1972年电厂扩为两个机组同时运行。1975年9月25日与刘家峡大电网并网运行,以30千伏的送电线路向西峰送电。1979年改装和盛变电所、容量为4200千伏安。同时,1975年在国家兴建由西峰经宁县至早胜的35千伏安变电工程中,投资145万元,建成县城、早胜两座变电所,总容量7200千伏安。建成高压线路717公里,低压线路295公里。1975年成立宁县农电管理所,1985年售电1276万度(其中农村生产用电143万度,农民生活用电199万度)。金村、平子、政平以外的20个乡镇、212个行政村现已通电。

(选自《宁县志·经济·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