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隘
宁县境内,由于地形错综复杂,天然形成许多险关要隘。历史上,劳动人民为了方便交往,保卫地方安宁,也修筑了一些险要的土桥腰岘。旧志所载之定安关、复桥寨、南桥子、西桥子、杜家桥、米家桥等,都是当时交通要道上的土桥腰岘。
解放以后,公路增多,小道废弃,有些土桥、腰岘已经塌陷,还有许多土桥腰岘,经保护和维修,今仍为公路交通之咽喉,其中较重要的有:
南桥子,以其在宁县城南的南山之上而得名,南为早胜原头,北为南山之巅,长达150米,宽不过8米,两边悬崖高达30米。长宁正公路由此经过,是县城与南部地区交通必经之地。桥子南端地势较高,形势险要。民国15年12月,国民军韩复榘部与甘军黄得贵部曾战于此。民国37年“五•八” 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阻击国民党军马继援部的战场,即在这里。1956年交通部门组织群众,将土桥加宽、加高,垫石子(后铺沥青), 使土桥较前坚固,车辆可以安全通行。
米桥:古为铁链桥,光绪二十九年重修,位于早胜原东端,米桥镇西,为长宁正公路的又一大岘道。旧土桥从西南向东北越蒿茬沟垴,筑有桥头堡,常有军队守据,并且掘土桥一段,设木板吊桥,控制交通。1957年,于旧桥子南侧重修新土桥,南北宽约8.5米,东西长140米,两边土崖高30米,两头地势约高于土桥10余米。其南为无日天沟上游疙垃沟,北即九龙川支岔蒿茬沟。任何一端,都可控制土桥,切断早胜原与正宁山河原之间的联系。
九岘:是宁县东部山区关隘叠出的一个典型,以县城至九岘镇途经东山、石鼓、洼子、巴原、连壑子、鲁甲子、石疙瘩、北庄南、北庄西等九道岘子而得名。这些岘子,或者前后原峁突兀,两边峡谷深险;或者两头峰峦耸峙,左右悬崖绝壁;有的一头原峁一头山,一边崖谷一面坡。有的地段峰回路转,地形多变,有的陡坡盘回,路面攲侧。公路从这些岘子通过,十分险要。
(选自《宁县志·经济志·交通》)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