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商品购销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12 14:4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流通渠道:解放前除食盐多由定边贩运入境外,其它货物多购销于西安、三原、平凉等地,商贩以客商居多。县内主要集散地在早胜镇。解放以来,各类商品主要购销于咸阳二级批发站,县内批发购销点在和盛、县城两地。近年也有部分商品运销或购进于国内其它地方,县内早胜、襄乐也渐为各类商品的批发地。同时为方便个体户进货,在距四地较远的新庄、焦村、平子、春荣、南义、九岘、盘客、长庆桥也由供销社或商店批发百货。县内1929个零售机构、2549名人员,承担全县各类商品的零售(其中县城100个,249人)。平均每160人中有零售人员1个。

商品种类和购销量:解放前购进的大宗商品主要有食盐、食糖、茶叶、棉花行销外地的农产品以小麦、猪、羊、皮张、羊毛、核桃为大宗。集市交易则“皆以粟谷易布花器械,无他良货”。解放后,随着工业发展和流通渠道疏通,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交换极为方便,购销品种日渐增多。据县百货、五金、烟酒三公司不完全统计,现县内针棉织品、五金、大小百货、副食品和其它消费品经营品种约在5000种左右。凡国内市场一般商品县内均可进到,一些新商品流入和在县内行销也较快,盘客等山区村民,其穿着器用与城镇并无差异。商品销量均呈增长趋势,其中近年年平均销售棉布约230万米、食糖约200吨、酒150吨、烟约40万条、茶叶约20万斤、机制纸约200吨、洗衣粉约80吨。其它生活生产必需品均可满足供应。其中煤油470吨,柴油987吨、化肥2万吨左右。国家收购的各种农、畜、土产品50多种,以小麦、菜籽、荏、生猪、鲜蛋、黄花、花椒、大枣、杏仁、小茴、核桃为大宗中药材50多种,以甘草、柴胡、麻黄、远志、生地为大宗。集市贸易的物品主要为大牲畜、猪、羊、粮食饲料、瓜果蔬菜、铁木器具等土产日杂品,其中民间运销外地的主要为小麦、食油、苹果、大枣等产品,均批量较小。

商品购销额:1985年国家收购的农副产品总额为1187万元,其中粮油466万元,畜产品429万元,药材33万元,其它产品259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为96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4545万元。

(选自《宁县志·经济·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