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古代政治纪事(一)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30 11:21:09 浏览次数: 【字体:

古人谓有关施政之一切事务为政事,今之所谓政治活动亦应包括其内。然而,这类社会活动多为历史的风雨所荡涤,现在所能辑得者,当不及其万一。而有关行政设置之类转之于“建置”,发展为战争的又归属于“军事”,此处仅以“军事”、“建置”外的政事为记,不再细分其类。且为记述方便,以封建朝代之废革为迄,未限于当代史学之历史分期。民主革命以来之事,另有专记,故此不涉。可为历代政治斗争兴衰更潜之踪迹。

公刘以此地为邑

夏代末年,周先祖不窋以夏道衰而弃官远徙,率其族人来到今庆阳、宁县一带拓荒务农。传至公刘,即以此地为邑。《元和郡县图志》载之甚详:“宁州……古西戎地也,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其后,戎翟攻太王,亶父避之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刘邑地也”。《太平寰宇记》亦载:“宁州……,古西戎地,公刘邑也”。《括地志》、《嘉庆重修一统志》均有所记。《甘肃通志》记:“公刘邑在州治西一里许,周之先公刘居此,谓之北幽。府志、州志记载略同。据此,公刘邑遗址,即今之庙坪。

义渠戎国以此地为都

商、周两代,这里为古代少数民族西戎所据。至于东周,义渠之戎在这里建立义渠戎国,并且“筑郭以自守”,与秦争雄。秦崛起,渐蚕食其地。穆公用由余计,伐西戎,义渠称臣。厉公再伐,掳其王。至惠文君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于这一带置义渠县,为此一地区设县之始。《元和郡县图志》、《括地志》、《太平寰宇记》皆谓:“宁州……,为义渠戎国”。《大清一统志》、《甘肃新通志》、府、州旧志等,均记:义渠古城,在宁州西北。义渠古城,即义渠古都与义渠县之治所,仍在故公刘邑,即今之庙坪。

秦始皇出巡过此地

据《史记·秦始皇本记·正义》: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赢政北经宁州地区,巡视陇西、北地二郡。《元和郡县图志》又载:“襄乐县……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可见,其出巡往返,均过此地。

泥阳县徙治于冯翊

东汉后期,这一地区动乱不息。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夏,巩唐羌部起袭北地,郡守贾福等合兵出击,不利。冬十月,迁北地郡治于冯翊。东汉王朝衰败,终弃此地。置于此地的泥阳县,亦徙治于冯翊(今陕西耀县附近)。今县城东北,为羌胡所据;中部和西、南大部,转为安定郡地。

北魏兼置州、郡、县

北魏王朝颇重这一地区。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其以定俗安人为意,在此初置定安县,兼置赵兴郡,县在庙坪,郡在今城。后又置州,屡改其名曰幽州(见《建置沿革》),辖至3郡10县。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古代政治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