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民主革命纪事(四)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王锦玺 发布时间:2019-07-30 15:07:05 浏览次数: 【字体:

王瑞珊举事成军

王瑞珊,又名王寿麟,新庄王庄子村人。生于光绪二十六年,为哥老会“冠士”。因与新庄东门外豪绅石镜湖不和,结为仇敌。

民国15年(1926年)10月5日夜,王瑞珊伙同贺鸿喜、石积苍、邱占荣等,为“桃色事件”与石镜湖冲突,匆匆逃跑。贺鸿喜、石积苍被抓获送县。此案被定为“匪案”,王瑞珊定为匪首,并加通缉。

王瑞珊为复此仇,便离家出走,参加甘军前防总司令黄得贵部。后又与吕凤山、徐建勋、孙春发等人,脱离黄部,另立山头,提出了:“宁、正起义,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口号,招兵买马,壮大势力。时值军阀混战,县内空虚,土匪蜂起,加上官僚土豪的搜刮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许多农民倾家荡产,无法生活。一些赤贫农民和哥老会党遂有响应,加入其队伍。

民国16年(1927年)4月5日晚,王瑞珊兵分两路:一路袭击中村乔家庙乔迁镐(曾任陕西麟游县县长、甘肃省议员)家,未克;一路袭击新庄镇石镜湖家,杀死石镜湖。县府无力清剿。王瑞珊先后与王正东(西峰人)、傅明玉(庆阳人)、王三槐(合水人)、邵三纲、吕凤山(巩吕人)、徐正义(宫河人)等农民武装相联合,推傅为“老帅”,邵为统领,王为总指挥,王部由山河西进,驻于早胜镇,开展打富抑强,抗粮抗款活动。

民国17年,(1928年)夏,效维国派绅士牛佑兵、刘世钦、李文华(均为王的亲戚)等人出面,诱劝王瑞珊接受整编。王一向信奉神灵,便到早胜活娘娘庙求神占卜。因卜辞上全是官运亨通,财源骤发之类的吉利语言,便以为出头之日已到。竟不顾多数人反对,赴县城与效维国商谈整编事宜。王走前指使王三槐带领队伍在城外待命,倘有不测,攻入县城,烧杀抢掠,人城同归于尽。

王进城时,效维国亲自在九龙河畔相迎。会谈中王提出:宁县连年荒早,政府不得向农民派粮派款,特别是隆泉等3里。政府对王部士兵招募、驻地选择、经费筹集等不得干涉;效一一应承,并保荐王为宁县游击队长,与邵三纲、傅明玉两部分道扬镳,效维国又与王到城隍庙破指盟誓,结为兄弟。后,王便在早胜、和盛等地组织乡会,用收牲畜和赌博税筹集军费。

正当王瑞珊飘飘然之时,效维国与地方绅士密谋,以全县老百姓的名义,呈文列举王的数十条罪行,要求省政府派兵镇压。又派亲信,打入王部,制造谣言,引起矛盾。使其士气低落,调动失灵。

王瑞珊为其父筹备寿诞,效维国通知全县富商豪绅要尽力支持,指派专人购置戏箱、用物。并声言到时要亲临王家祝寿。命令县游击队各部驻守原来防地。向各部还派了亲信,名为整训,实为监视。对此,王并未察觉。

8月15日王瑞珊家鼓乐齐鸣,拜寿、看热闹的不下千人。效维国早已暗抵西峰,与省驻西峰办事处负责人彭契圣、驻军师长田金凯策划。田率部凌晨密发于肖金,乘其不备,包围了王庄子村,王带少数警卫突围逃跑。王的家眷悉被俘获押至西峰,并解往平凉。后县府探知王瑞珊的密藏地点,10月15日于新庄任家原捕获王瑞珊,次日将其枪杀于新庄镇,将头挂于县府门前街道东侧的槐树上示众多日。

傅明玉窜入宁县境

庆阳傅明玉,本为张兆钾部第四补充营营长,依其势横行苛暴。及张兆钾事败,国民军抄其家,遂率众作乱。国民军师长田金凯将其击溃,无以站处,于民国16年(1927年)窜入宁县境内。傅殊非受压迫之百姓,另有所图,因与邵三纲、王瑞珊联系,名曰共事,实欲利用,乃相议以傅为“老帅”,以邵为统领,王为总指挥,遇事则相济相应,与县政府相对立,左右全县形势。县长效维国以权术离间其联系,王依附县府,三方之盟瓦解。6月8日,邵、傅分别统众来攻宁县城,王坐视不应,且暗助县府防御,又有警察、民团守备,攻至初九日无果,解围而去。7月,邵三纲被县府诱捕,傅复无立足之地,遂领众出往陕西白吉原。

王孝锡建立宁县第一个党支部

民国14年(1925年)秋,王孝锡暑假回家时在太昌镇组织了“青年社”,入社青年30多人。民国16年(1927年)秋天,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特别支部被破坏以后,任特别支部组织部长的王孝锡从兰州到武汉找党组织无果,回到宁县,对原青年社进行了整顿,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党员,在太昌镇成立了宁县地区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王孝锡任书记,王彦圣(太昌东岭人)任组织委员,任鼎昌(太昌任家胡同人)任宣传委员,王之经(公曹人)任青年委员。不久,又成立了太昌临时区委,下辖太昌、泾河川、长武3个支部,共有党员25名。

太昌小学校长杨繁昌顽固守旧,贪污学费,党支部提出:“打倒烂脏校长杨繁昌”的口号,发动师生,揭露其丑行。杨被迫下台,青年社社员赵灵洲接任了校长职务。县代理知事索呈祥贪赃枉法,随意出“手谕”,摧粮派款,欺压百姓。党支部组织民众参加揭露索的罪行,使省政府不得不宣布撤销索的职务,并勒令赔款1000块银元,作为教育经费。王孝锡还利用集日,在太昌、和盛和龙川小学等地发表演说,号召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建议王瑞珊、邵三纲等农民武装联合开展斗争,抗粮抗捐。在宁县革命斗争受到极大局限时,党支部决定:任鼎昌赴平凉省立第七师范任教,王秉仁(即王耀山,青年社成员,青牛胡同人)赴定西,分别与包至善(崇信人)、胡廷祯(临夏人)等相联系,相机开展革命活动。王孝锡继续留宁县,开展地下活动。

10月,甘肃省主席刘郁芬密使甘肃军法处军法官杨天枢(和盛高崖头人,建国后被镇压),与县长效维国筹划,将王孝锡逮捕解往兰州。12月30日王被杀害于兰州,任鼎昌被捕囚死于狱中。宁县第一个党组织遭到破坏,宁县的革命斗争暂时转入低潮。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民主革命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