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纪事(六)
民主革命纪事(六)
高广仁扣押刘志丹
民国20年(1931年)夏,刘志丹奉陕西省委指示,打入陈珪璋部搞兵运,被陈命为陇东十三师直属十一旅旅长,并以其警卫团刘宝堂部归其指挥,驻防宁县早胜等地。陈想借刘的力量收编李培霄的武装,进一步扩充势力。刘志丹很快组成了旅部,以曹华民为书记官,陈鸿宾为参谋长,张秀山为手枪队长。苏雨生部运输队刘志丹旧部,也由魏佑民、刘约山相率归来,收集了失散人员300多人,加紧扩军练兵。高岗在旅部专门承担刘志丹与陕西省委的联络工作。刘志丹曾经派人往返于宁县城,与李培霄谈判收编李部事宜,未达成协议。后河套杂牌军高广仁也来投靠陈珪璋,编为十三旅,高任旅长,驻防早胜镇。刘志丹遂移驻宁县城(昔仲元家),并与高岗、刘景范等,常到盘客一带活动。
因杨虎城要消灭驻于彬县的苏雨生部,陈珪璋遂令刘志丹、高广仁和刘宝堂给予配合堵击,并以高广仁任总指挥。而高广仁却密结苏雨生和陕北的张廷芝,准备三部合并,进击宁夏回族自治区,以配合雷中田发动推翻马鸿宾的事变(即“雷马事变”)。10月29日,高广仁以联系工作为名,扣押了刘志丹、刘宝堂,将二刘部属缴械控制。并裹挟二刘连日北上,往合水县境。
高广仁部在离开早胜镇的前一天,将200多头毛驴卸掉鞍子,廉价卖给早胜街附近群众,当晚又放出部众将正在街南火神庙看戏的群众团团围定,不让回家,然后分股入宅,搜抢民物,并牵走所有毛驴。唯北新城有刘志丹余部驻守抵制,未遭搜掠。高逼徐某献出儿媳惠氏,导致惠氏投井以死。途经宁县又纵众抢劫百姓,抢去了城内客户万占彪的儿媳。
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在县境成立
民国20年(1931年)11月,刘志丹所部600余人沿子午岭南下,其中有骑兵三四十人由赵连壁率领,经古城川、十八条湾、安子头、罗侯堡,先期到达茬掌堡。村民因长期遭受兵匪袭扰惧集堡内,紧闭城门。部队屡次要求开启城门,以便食宿休整,群众愈益戒备。双方疑误,至于对抗,赵连壁遂下令使用云梯攻破城堡,尽取堡内牛羊牲畜及群众衣物被褥,并杀死冯亮、刘万顺、刘凤礼、刘省娃、杨继学、段双成、赵长毛等20余人。幸刘志丹随即赶到,严厉制止。
刘部撤离荏掌继续南下,在武洛岘子遇到元和岭民团赵润财部的阻击。数十名团丁,被骑兵部队冲击逃散,赵润财毙命,部队遂翻山向南,进入“北八社”的北柴桥子村。民国21年(1932年)1月9日,部队在此举行大会,成立了军“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为副总指挥。主要活动于宁县、合水接界的子午岭山区。
“南北分家”与梁掌会议
民国21年(1932年)4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于陕西香山战斗失利以后,其总指挥部及第三支队100余人,在刘志丹率领下退至九岘麻子掌休整,士气低沉。5月下旬,游击队内部在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党委委员李杰夫(后叛变)和黄子文等人,坚持南下三原武字区打游击,建立渭北根据地;新近被改任为总指挥,但还不是党委成员的刘志丹等多数人则主张北上桥山,建立陕甘边根据地。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于是游击队决定:南北分开,各自行动。北上与南下的两部分队伍,分住两个村庄,群众称之为“南北分家”。此事殊非纯军事问题,含有地方色彩,具有分裂的危险。决定未及行动,恰值在黄龙山活动的党委重要成员五支队长阎红彦率部归来,队伍遂移至梁掌,阎建议并主持了党委会议,决定就地开展游击战争。会议同时改选阎红彦为游击队总指挥。队伍改编为二、三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骑兵大队:第二大队长刘志丹,副大队长吴岱峰;第三大队长由阎兼任;骑兵大队长强农光,另有少先队和骑兵连,共200余人。
刘志丹在武洛接应西华池兵暴部队
民国21年(1932年)夏天,刘志丹、谢子长率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活动于九岘、盘客、金村、杨家园子等子午岭山区。7月9日,国民党十一旅特务营第一连连长高鹏飞(地下共产党员)在合水县西华池策动两个连的兵变,派班长宋廷壁(地下共产党员),持信与刘志丹联系。刘志丹赠送了宣传材料,并回信说:“欢迎进行兵暴,三天内红军不离开盘客原,准备接应兵暴部队。如果条件不成熟,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暴露力量而遭不幸。”还嘱咐:一定要谨慎从事,周密部署,保证万无一失。兵暴后的第二天拂晓,高鹏飞、曹胜勇、苏杰儒、杨林、郝维新、高照壁率部队到达盘客原边。高鹏飞命令部队休息造饭,并派苏杰儒、宋延壁乘骑与红军联系。饭后,部队行进20余里,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一杆镰刀斧头红旗迎风招展。战士们不约而同的欢呼:“红军来了!红军来了!”高鹏飞立即下令:“列队道旁,等候迎接。”红军骑兵一到,全部下马。两军官兵,蜂拥向前,互相握手、拥抱,“欢迎新战友”、“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的口号声响彻长空。
前来迎接的是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骑兵大队。大队长强农光,骑一匹枣红大马,穿蓝色便服,手提马尾蝇刷,两把盒子枪交叉挂在身上。副大队长杨琪留着八字胡须,戴一顶瓜皮帽,穿一身商人衣服,骑一匹大白马,手拿白色蝇刷,挂一把盒子枪。政委杨森骑一匹大黄马,穿一身学生服。其余官兵都是百姓装扮。他们脖颈上都挂着牺牲带(红绸带)。在骑兵大队引导下,兵暴部队北上武洛,与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正式会合。因谢子长、刘志丹外出执行任务,总指挥阎红彦、政委李杰夫、参谋长杨仲远等会见兵暴部队,陕甘红军游击队发展至800余人,军威大振。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民主革命纪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