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宁县第一支队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王锦玺 发布时间:2019-09-11 09:01:24 浏览次数: 【字体:

陕甘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宁县第一支队,是由一支散了伙的农民武装收编而成的。

这支农民武装的首领杨德明,原为庙弯夏老吆(夏玉山)民团部下。他拉出一二十人,七八条枪,另立山头。不久,大部分人回家从农,杨便将枪支隐藏起来,去长武一带活动。

民国23年(1934年)腊月,党组织派人通过哥老会关系,找到了杨德明,劝他参加红军游击队,杨欣然同意,交出武器,并召回许多部下。陕甘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指挥部将其编为宁县第一支队,杨德明任队长,乔占财任指导员。后因杨的身体不好,转地方工作,队长由樊登魁担任。一支队活动在正宁、宁县、合水三县的子午岭山区。

民国25年初,东北军“清剿”苏区。樊登魁带领便衣队5人,在宇村原南仓村与东北军遭遇,经激烈战斗,5人全部牺牲。张占荣继任队长。张不久调走,樊登甲又继任队长。后来,樊因病在王家大卯疗养。护理他的“张瓜子”叛变,用棒将其打倒,又打断了他的腿,耳朵也被打掉,经群众抢救脱险。伤将痊愈时,被庞明胜保安队杀害。由胡六任队长。胡六战斗负伤,又由王得胜接任队长。王在配合南路军打九岘桥子时牺牲,由崔瑞珊代理队长。不久,崔又在安吉寨战斗中牺牲。这时,战士仅存13人。5月,新宁县委组织部长王秉样由武工队调一支队任队长。支队在九岘、盘客、金村诸原打了几个胜仗。年底,合水县翟老五保安中队在武洛被击溃,董得财分队和黄炳忻的一个分队投降,于是,一支队扩编为3个中队,发展到200余人。“双十二事变”后,一支队改编为主力红军独立一团。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民主革命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