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
民国31 年(1942年)以后,新宁县军民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口号的鼓舞下,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民国32 年驻军警一旅在金村庙一带开荒2000余亩,一季打粮上千石。新宁县委和政府的干部、县保安队的战士七八十人,坚持一边工作,一边战斗,一边生产,开荒种地,收入粮食420 多石。第三区有干部111 人,每人开荒8 亩半,收入糜子42 石。全新宁县干部和驻军共生产粮食4000 多石,除保证自己的口粮而外,每人平均上交粮食1 石多。开荒种地,使新宁县的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5.4372 万亩,增加到17.6163 万亩。还组织581名劳力,为移、难民开荒1480 亩。此外,干部战士还自己动手纺线、织布、打毛衣,解决了穿衣问题。
这一年,由政府拔运盐贷款、群众入股牲口,组成杨怀智运输队,共有骡、驴27头,资金113.1万元。至民国33年(1944年)7月,共运输食盐243驮,重7.0585万斤,净得利160.5035万元,流动生意获利65.769万元,附设染坊获7万元,每匹布染价低于市价500元。他们还代群众包送公粮、驮运木板、木炭,替群众节约64.1万元。
另外,关中地区在襄乐镇开设了土产公司,主要经营大烟(转片),从友区换取棉花、布匹、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民主革命纪念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