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张月桂的发家史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13 09:42:42 浏览次数: 【字体:

张月桂家世居和盛镇张家沟老村,其父张万统本为自耕农。清同治七年,回民军遍及偏僻村镇,全村26户人家悉逃他乡。张万统展转至陕西武功县,为人拉长工3年。乱后返籍,村中仅回来3户,庄社残败,田园荒芜。于是,3户人家各选平沃地,圈分了全村的土地。张家占地50余亩,当年全部播种糜子,丰获30多石,近村返乡者粮多不足,随即又用糜子换地100多亩。乱后耕畜缺贵,张回村时用拉长工积攒的钱买回仔母一对乳牛,3年间繁殖至6头,更是一笔财富。张买旧宅整修畜圈时,又掘出大罐银子。时机加运气,张万统暴发,买庄园,置田产,雇长工,招佃户。到清朝末年,占有土地500多亩。

张月桂,是张万统的独生子,念了几年私塾,就继承父业,民国初年,成了当地的大绅士。5年时间,张承包一方钱、粮,额交之余,自有便宜,又增买土地300多亩。民国18年,小麦斗价银洋12块,陈珪璋一来,“口袋队”、“吃大户”纷起,张家便以3升麦子或5升秋1亩的标准,用粮食换买了一大批土地,既免了意外损失,急应了饥荒,又扩充了基业。此后,张家主要靠每年雇六七名长工、若干短工直接经营大批耕地和招佃户种庄稼以及放粮债、钱债剥削他人,并兼营商业,发展资本。张家尚属过来人,治家求其平稳,不热衷交往官府,对雇工较为宽厚,放租债亦持中平,故稳定发展。至解放前夕,其家不到40口人,而共有土地3000余亩,庄园13处,房厦37间,窑洞49孔,牛、驴、骡、马51头,招佃户10户,佃口101口。有中药房1处,和盛镇商店1处,楼、房10间,早胜镇商店1处,楼、房12间,成为宁县资财最富的大地主。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社会主义革命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