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杜显文的血泪账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31 10:41:10 浏览次数: 【字体:

清末到民国初年,杜显文的父亲用双手在迕逭原(春荣)大庄子村边,刨锄荆莽,开出一片荒山。夫妻终年辛勤耕织,维持着自己和7个孩子的生活。民国18年,灾荒难度,父亲不得已,将荒山以12石麦子卖给了县城财东“高大少”,转而又以每年12石粮的租子,将荒山租下来,以求恢复。荒山地瘠,收成微薄,每年交租之后,所剩不足以糊口,没出3年就欠下高家20多石租子。生活不下去,杜显文16岁的姐姐卖给了人家;13岁到18岁的3个哥哥出门寻活或给有钱人家放牛羊去了;父亲积劳成疾,不久病死。11岁的杜显文和12岁的四哥也出门给人家放羊,老母一人下地劳动。大哥出门杳无下落,繁重的劳动和非人的生活条件,使几个年幼的哥哥和衰老的母亲接踵离世。杜显文9口之家,最后就留他一人孤苦零丁,为地主拉长工19年。到解放时,杜显文年已30,仍漂泊无地,孑然一身。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社会主义革命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