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31 10:45:15 浏览次数: 【字体:

解放初,在宁县地方工作的国家职工,由于长期在分散、忙乱的条件下活动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生活,思想上、工作作风上等各方面,也产生或存在某些问题。在政权巩固以后,适当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进一步搞好革命工作的迫切需要。为此,1952年,根据中央和省、地指示精神,在全县职工队伍中开展了“三反”(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宁县的“三反”运动,以三级(县、区、乡)干部会议整风学习的方式集中进行。运动开始,县即成立了整风委员会,还成立了7人检查小组,设置了意见箱。运动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由上而下的检查和由下而上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分4个阶段搞完:一、初级阶段。元月18日至2月2日,县级机关干部集中整风学习,开展揭发斗争。揭发了一些一般性的机关浪费、管理混乱等问题。二、“打老虎”阶段。2月30日至3月底,根据地委指示,纠正右倾思想,县委书记在千人大会上带头检讨,315人报名坦白,部分群众当场检举揭发。此段首先澄清一般小贪污问题,然后确定对象,拟定计划,本着宽大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猛扑穷追”,“先交次攻再谈后围”等方式,集中力量“打老虎”, 对贪污浪费问题严重的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三、查证落实阶段。4月初至5月10日,领导动手,分析审查,落实立案,甄别处理。四、结尾阶段。5月10日至5月底,主要进行思想批判。贪污分子在掌管钱粮的部门里居多,贪污额亦大,多是利用制度不完善进行贪污;生产部门的贪污多属解放前卖大烟掺假取真,虚报损耗;区乡干部的贪污以敲诈受贿者较多。对贪污分子的处理视其情节及贪污多寡而定。计受刑事处分的6人,受行政纪律处分的53人,开除党籍的5人,留党察看的2人,给予警告的6人。青年团员中,给警告处分的32人。追赃退赃,共退回人民币8739元,银元934块,大烟5两,白银4两7钱,黄金6钱8分。

运动中,干部普遍存在“宁左勿右”的思想。参加整风学习的594人中,就有520人先后被当作大小贪污分子;在“打老虎”的过程中,一些单位采取轰、拉、打、斗、站砖、捆绑等方法,搞逼、供、信,结果全县原报“老虎”48个,后经甄别改正,实际只有13人。用粗暴手段开展思想斗争即以此为始,过火地斗争了一些人。但这次运动也教育挽救了不少干部,使大多数干部在以后的10余年间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廉洁奉公的好作风。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社会主义革命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