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17 16:01:48 浏览次数: 【字体:

1963年后季,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中共宁县委抽调干部组织社教工作队,分期分批到各社队宣传中共中央“双十条”,评审“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揭发处理干部中的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多吃多占等问题,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清理阶级队伍,整顿建立党、团、贫协、妇女、民兵等组织,健全各项制度,进行了“面上社教”。1965年秋天,根据中共中央“二十三条”精神,中共庆阳地委组成社教工作团,直接对宁县城乡开始“系统社教”。

“系统社教”分两期。第一期从9月下旬开始,至次年2月进行“董志原社教”,宁县西区的瓦斜、焦村、和盛、太昌、新庄5个公社为其一部分。第二期从1966年3月中旬开始,至12月底,在早胜、中村、良平、平子、米桥、春荣、襄乐、九岘、盘客、南义、城关11个公社和县级机关进行。每期社教大致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宣传政策,发动群众,组织阶级队伍,突出“清政治”,掀起“四清”高潮,解决干部的“四不清”问题。第二阶段,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民主革命补课,开展对敌斗争。第三阶段,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组织建设,整顿领导班子,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第一期按时结束,第二期因“文化大革命”延长至12月底。

“社教”工作团向16个公社、50个县机关单位派出工作队(组),工作队员5502人。把搞好运动当作“兴无灭资”、挖掉修正主义根子、防止“和平演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阵地的一项根本措施。把“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作运动的重点。

运动中,强调“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以毛泽东思想统帅运动,仅第二期“社教”的11个公社,参加毛泽东著作学习的就有9.66万多人;培养学习辅导员5019人,评选学习先进单位257个、积极分子1.2723万人,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1133次,成立政治夜校211所,购买《毛泽东选集》8.9152万套,《毛主席语录》16.4603万本,毛泽东画像4.4514万张。

全县社教共清查出1.22万人有贪污盗窃、多吃多占问题。其中千元以上的有1272人,5000元以上的有368人,万元以上的2人,共贪污盗窃、多吃多占现金127.015万元,粮食552.8967万斤,布票9.0841万尺,其他实物折价11.1924万元,大部分都作了退赔兑现。还没收投机倒把获利现金1.724万元,罚款8812元,补税7.6733万元。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共清查出有政治历史问题的1.6104万人,没收地富房屋4932间,窑洞2.60678万孔,大牲畜29头,羊1786只、大型农具692件,油房、水磨40处,成材树木4299株,合作化股份基金18.3373万元,其他家具折价41.6621万元,黄金10.27两,白银123.6两,大烟19.5两。还没收了其他群众白银2553两,银元6686枚,家谱450部,祖影826幅。同时,收回多划的自留地1.392万亩,自留耕畜24头,自留羊349只,自留树2.2745万株,多种抢种的土地95亩。

社教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把不同性质的问题都看做是阶级斗争问题,使占绝大多数的好的或比较好的农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对农村工作造成长期不良后果。

(选自《宁县志·政治志·社会主义革命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