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军事纪事(一)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16 11:02:06 浏览次数: 【字体:

宁县地方川塬相交,河溪纵横,梁峁参错,山壑深峻;依凭东山,遥接大漠,平野之下,俯瞰三秦;可退,可据,可进,可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又久处于边冲要塞地位,而周、秦、汉、唐各代,更联关陇、镶边陲、屏三辅,蔽京畿,故旧志咸称:“岗阜环列,川谷高深”,“川谷高深险固,易守而难攻,为关辅之保障”,“联络关陇,襟带邠岐,川谷高深,地形险固,岭北有事,州每当其冲。秦并义渠,渐启榆中之塞,唐保邠宁,卒挫吐蕃之锋”。正因为如此,而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若逢社会动乱,或者鼎革代谢之秋,岂能不被强者所用、兵家所争?这里,仅以历代史书所载之此地兵、匪情事为记。其所以兵匪并记,尽人皆知:在黑暗社会,兵、匪何异?不过是胜负之分,况有民众起义之师,不便一一去从。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之反革命暴乱,则以武装平破角度为记,不应与旧事并论。

春秋战国

公元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秦昭王起兵灭义渠残国,此地始归于秦。

秦代

公元前212年(始皇三十五年),蒙恬奉命主持修筑直道,以九原至云阳,途经宁县境地子午岭主脊一段,至今犹有遗迹可寻。

西汉

公元前205年(汉王二年),汉将郦商军大破章邯别将苏驵军队于泥阳(今宁县地区),遂取北地郡。

东汉

公元25年(建武元年),以赤眉起义军入据长安,光武帝刘秀遣大司徒邓禹引军而西,略取北地、上郡诸县。十二月,邓禹归驻大要县(今宁县东南)休兵养士。

公元30年(建武六年),“复汉大将军”隗嚣,袭据北地郡,刘秀令征西大将军冯异出讨。十二月,冯异进军义渠道,兼领北地太守事。

公元141年(永和六年)夏,巩唐羌部起袭北地郡,北地郡太守贾福等出击不利。十月,迁北地郡治于冯翊。泥阳县亦于东汉末年迁治于冯翊地区,而宁县地域,东北部分地方为羌胡所据。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韩遂、马腾等并力以割据三辅地方,此地为其所有。

东晋•十六国

公元329年(后赵太和二年),秋八月,前赵太子刘熙等率兵数万趋长安,欲击后赵,以图复国。安定、北地等郡起兵响应。后赵中山公石虎以2万骑迎击,九月,大破刘军于义渠地方,枕尸千里,死5000人。

选自《宁县志·军事志·军事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