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宁县志>详细内容

文艺作品选录

来源: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25 14:41:48 浏览次数: 【字体:


       本地历代文艺作品,虽传存殊不完备,然亦不胜辑录列载。无论诗、文、绘画之类,诚有不少优秀之作,而本志篇幅所限,难以尽取,只选录短诗、民歌、剪纸画和书法若干于此。

傅玄诗三首

炎 旱 诗

炎旱历三时,    天运失其道。

河中飞尘起,    田野无生草。

一餐重丘山,    哀哀以终老。

君无半粒储,    形影不相保。

秋兰篇

秋兰映玉池,    池水清且芳。

芙蓉随风发,    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    两鸟时回翔。

君其历九秋,    与妾同衣裳。

豫章行·苦相篇

苦相身为女,   卑陋难再陈。

男人当门户,   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   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   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   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   忽为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   素齿结朱唇。

跪拜无复数,    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    葵藿仰阳春。

心乖甚水火,    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    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    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    一绝逾参辰。

将入宁州

明宁夏巡抚  麻城  毛伯温

群山如列戟,     忽尔见古城;

冰解春流细,     云开夕照明;

飞尘迷宿莽,     过鸟拂行旌;

百里浑忘倦,     微吟兴转清。

察院题竹

明冢宰端肃公  马文升

    平鲁凯旋,驻节宁州。分司后堂前丛竹数千竿,昼则风摇,其声可听;夜则月照,其影可看。劲节凌霄,俨然潇湘之景,惜乎止见寒雀之集,而无彩鸾之栖也。诗以咏之,聊寓其意,工拙弗计焉。

庭前万个翠琅玕,     劲节凌霄耐岁寒。

昼静风摇声可听,     夜深月照影谁看。

时来暂尔栖黄雀,     日后应须集彩鸾。

我欲与君结社友,     虚心想共此心丹。

剿寇过宁次马端肃韵

明巡抚 太邱 练国事

百年何处旧琅玕?     庭院荒苔夏日寒。

内地今多风鹤唳,     危边谁作画麟看?

大树将军余汗马,     遗碑刺史识祥鸾。

九龙川水滚无定,     惟有忠心千古丹。

次马端肃韵

明总督 太原 孙传庭

偶从题咏想琅玕,春老空亭客梦寒。

渭水千竿何处挹?沱阳三径几时看?

残枝未许喧鸟雀,遗韵犹堪下凤鸾。

惆怅此君不可作,惟余汗简照心丹。

谒狄梁公庙

明提学 庆阳  李梦阳

狄相昔为州刺史,于今伏腊土人思。

向来伊水瞻遗墓,又在宁江拜古祠;

鹦鹉梦中天地转,太行山上旆旌迟。

稔知忠孝平生事,更读希文万古碑。

 

悯水患三十二韵

明知州  刘寓春

    嘉靖十三年五月,三月水暴涨,居民庐舍漂没殆尽。

       欹枕三更梦,警回一雨奇。天河为横倒,达旦无休时。声震千军撼,势奔万马驰。呼灯婢懒起,避漏榻频移。坐卧俱不定,俯仰长嗟咨。犹云六月雨,可望百物滋。讵意教侬骇,如醉复如痴。天明冒雨出,登城纵观雨。三河高十丈,一水接成陴。万户漂溺尽,关厢漫为泥。人半葬鱼腹,尸浮满河湄。女男形忽改,莫辨雄与雌。子为母痛骨,夫因妻含悲。奴上呼若主,父且觅其儿。叫天亦不应,叩地岂有知。死者已长逝,生命谁能支?往年庆阳水,曾将南关推。宁州获苟免,四十年余兹。今并庆阳没,一方病啼饥。殒伤知多少?言之重凄其!忆昔公刘氏,坐此兴周基。成康继文武,累治更重熙。秦汉李唐后,明为全盛期。如何瑜十世,灾诊乃相随。上厪宵旰虑,恒顾及西陲。岂地有兴废,抑人事乖违。讯端穷伊始,民牧宁能辞?感此竟抱病,一病神欲疲。疲病犹可治,民病不可医。问公寻医国,其术将安施?古有救时相,缓急看攸为。谁攘援溺手?坐令此地肥!

幕春雨中看竹

明知州  顾 汉

潇湘烟雨值残春,老干扶疏满径筠。

看取虚心坚晚节,不同艳质混风尘。

守宁有感

明知州  蠡吾  周日强

瘠土山城地半荒,民逃庐废尽堪伤。

官同五日循良少,赋重十邮供应忙;

书吏不知三尺法,闾阎拖欠几年粮?

凭谁唤起梁公问?教我当时救苦方。

夏日感雪二首有引

清守道 渤海  张文炳

    顺治十二年乙未夏四月四日,北风吹霰,巡历止华池。夜大寒,雪深尺余,次日午晴,蒸雾浮上,渠流如注,从役头面胥肿,其瑞雪失时,变而为瘟雪乎!路旁槐柳新叶,如出沸汤中,而苗稼可知已。及抵宁州,部民告灾,皆泣下,余为恻动废食,因壁间韵书以志异,兼赠韩牧,当益勉爱吾民也。

三春处处倒耕牛,四月何当冰雪稠?

守土无能应殪我,彼苍岂不念民愁?

恩诏求言通下情,残疆重赋困民生。

小臣一掬长沙泪,蠲缓可否再履行?

泾岸桃花二首(录一)

清学正 府谷 李国瑾

娇容无语自含情,笑指行人剑佩横。

衣试绛绡云乍落,梦回碧涧月初明;

凌波欲隐终南雾,倚岸遥怜渭北晴。

倘得停骖花下卧,天台深处岂闻兵。

咏 西 坞 桃 花

清知州  丁 棻

边庭春到满林花,似绮如虹傍水涯。

拂面回风村坞曲,临溪倒影板桥斜。

烟霞静处三千树,鸡犬声中四五家。

报到北园甘露降,好承金掌献重华。

大  寺  晨  钟

清知州    姚宏烈

袛合鸣勋在庙廊,谁将逸韵寄禅堂?

骤随风雨入窗冷,缓逐林花到枕香。

五夜敲残乡曲梦,十年催满鬓边霜。

声洪久彻人间耳,不独清宵警梵王。

高  山  晚  霞

姚宏烈

晴峦目送尽斜阳,返照东山一片光。

碧汉龙鳞飞火赤,丹崖凤尾散金黄。

浪夸枝末琼瑶树,争眩墙阴紫翠房。

海市蜃波曾历编,肯将幻境作仙乡。

光绪丁丑年荒

清举人  贾思先

干戈未靖值年荒,四璧萧条夜气凉。

父老愁心怜子弟,儿童泪眼唤爹娘;

炊骸异事空传宋,瑞酒奇闻不但唐;

阴风习习经过处,饿魂一半在他乡。

宁  州  有  感

时值岁饥

清学正  秦安  王济美

微烟几点烬余村,满目凄怆欲断魂

八口多遭兵火尽,残生只有寡孤存。

荒深犊弱难为力,旱久苗枯已绝根。

旧谷无余新谷没,追呼日日又敲门。

逃  荒  歌

外省逃荒赴宁,而宁是岁亦饥,因慨之。

清学正  秦安  王济美

    皇天久不雨,麦穗青干秋苗死。东庄皆啼饥,西村频呼癸。无以养父母,焉能活妻子?不闻赈济恩,携家离桑梓。日驱风尘中,夜宿霜露里。一步吟一声,旋行复旋止。逢男便称兄,逢女便称姊。千万嗷嗷诉,置之如不耳。此乡岁亦歉,土民谋外徙。米价贵于金,活命将何恃?卖妻作人奴,卖女作人婢。甘心生别离,不然死于此。妻儿各逃生,老人卧不起。垂泪呜咽言,骨愿归故里。闻言心更惨,谁不怀陟屺?盼望故乡不敢归,怕追赋税受鞭策。

公刘古城

清拔贡  于鄑

义渠漫道是戎居,城号公刘尚有墟。

父老传闻犹在耳,方舆记载早成书。

好山四面长如画,嘉果千株半绕庐。

久在豳风图里住,如何耕织利全无?

李秀峰诗三首

关陇抒怀   其一,登董志原

长庆桥头现奇观,茫茫平原接长天。

麦带金波连云涌,树幻绿舟逐浪翻。

其二,抵 宁 县

山数南山青,   水惟莲水香。

踏上故乡土,   寸心喜欲狂。

其三,打  碾

马蹄翻玉浪,    锨锋腾彩虹。

夏深山河壮,    萦绕打碾声。

柯与参诗三首

岐 伯 传 医

    相传岐伯生于此地,即今之庆阳、宁县一带。因黄帝之问,而畅言天人交感和疾病发生及治疗方法。后世撮其要旨,成《内经》一书,为祖国医学理论之祖。

病苦从来无尽期,夭伤累累有谁悲?

轩皇问道怜民命,岐伯证真作帝师。

把握阴阳成典要,治求根本育良医;

神州民族甲天下,纪念丰功何用碑。

莫高窟(敦煌)

国门往代重西头,象教传来此首留;

千窟庄严佛世界,十朝文彩古风流。

长空旷漠天如水,永夜银河月似舟;

悟得传灯微妙理,如来岂可画中求!

观   河

真气周流遍大千,万形代谢不论年;

枯株根下嫩苗长,倦鸟身旁雏翼旋。

旧事每因新事废,羸躯常让健躯先;

黄河波浪相推进,浩荡生机永向前。

民   歌

长 工 谣

正月里来打过春,

长工短工通来上工,

头夜儿卷铺盖呀,

今日里走大门,

二爹娘送出门外你起身。

 

二月里来龙抬头,

长工短工通出牛,

前晌把地耕呀,

后晌把粪送,

到夜晚还要铡草喂牲日。

 

三月里来是清明,

长工短工都来上坟,

前晌把掌柜的问呀,

后晌去上坟,

老先人坟上哭苦情。

 

四月里来四月中,

长工家里断了顿,

开口问掌柜呀,

掌柜的骂几声,

胡说是他家工钱都使尽。

 

五月里来五端阳,

长工你上山锄地忙,

前晌锄地热难当呀,

后晌饿肚肠,

半夜里还担水几大缸。

 

六月里来热难当,

六月里麦子满山黄,

长工你割麦日头晒呀,

掌柜的坐凉房,

谁留下尘世上人两样?

 

七月里来秋风凉,

麦子上场打碾忙,

前晌牵牛吆碌碡呀,

后晌来把场扬,

半夜里掂装子挣断肠。

 

八月里来八月半,

八月十五月儿圆,

掌柜的吃肉吃月饼呀,

长工你过眼馋,

家里老小无人管。

 

九月里来九重阳,

收罢秋来种麦忙,

半夜三更将睡下呀,

掌柜的吼塌窑,

狗日的说是天大亮。

 

十月里来天气寒,

掌柜的全家把棉衣换,

长工还穿烂衣衫呀,

白日里还将就,

黑夜里冻的打颤颤。

 

十一月里来农事闲,

掌柜的爱钱会盘算,

打发长工回家转呀,

三下五除二,

一年的工钱都扣完。

 

腊月里来年关近,

家里穷的光光净,

我给儿孙报分明呀,

穷死也不要拉长工,

拉长工你把口外 罪受尽。

 

十三个月正月正,

没吃没穿难死人,

不拉长工不能行呀,

拉上长工罪受尽,

谁留下穷汉家拉长工。

 

摇篮曲·穿花鞋

哦——哦——

我娃乖,

长大穿花鞋,

花鞋穿烂了,

穷日子不见了。

 

玩  花  灯

这是一盏什么灯?

这是一盏救星灯。

什么叫个救星灯?

毛主席,大救星,

领导穷人翻了身。

 

这是一盏什么灯?

这是一盏太阳灯。

什么叫个太阳灯?

共产党,象太阳,

照亮咱们陕甘宁。

 

这是一盏什么灯?

这是一盏英雄灯。

什么叫做英雄灯?

大生产,当英雄,

劳动英雄真光荣。

 

这是一盏什么灯?

这是一盏王八灯。

什么叫做王八灯?

顽固派,小日本,

勾结起来害百姓。

 

这是一盏什么灯?

这是一盏拥军灯。

什么叫做拥军灯?

军爱民,民拥军,

军队人民一条心。

 

这是一盏什么灯?

这是一盏民兵灯。

什么叫做民兵灯?

八路军,自卫军,

组织起来打日本。

 

织  手  巾

石榴开花叶叶青,

妹妹房中织手巾,

枣木梭子新上新,

织成手巾送亲人。

 

一条手巾织的新,

上织日月过山峰,

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男女老少喜盈盈。

 

两条手巾织的宽,

一颗红心织中间,

朱总司令城头站,

猛将雄兵打江山。

 

三条手巾织的强,

织的八路军打胜仗,

骑白马来挎洋枪,

红旗下面兵马壮。

 

四条手巾织的全,

织的是军民大生产,

先织上边区十样景,

再织上秧歌闹的欢。

 

五条手巾织的长,

织的百花向太阳,

人民拥护共产党,

拥军拥政家家忙。

 

条条手巾织的好,

织起手巾情意长,

六一条手巾新花样,

捎到前线送情郎。

 

哥哥前线打日本,

妹妹家中耕织忙,

打败鬼子回家转,

英雄模范配成双。

 

桂  姐  纺  线

(五更月调)

更啊月儿呀灯花花红,

桂姐儿纺线小窑中,

巧手儿一摇呀,

哎哟,纺车吱咛咛。

 

二更啊月儿呀月照灯,

桂姐儿纺线想亲人,

情郎哥哥去前线呀,

吱哟,当了八路军。

 

三更啊月儿呀月当空,

纺车嗡嗡线线匀,

一根线儿穿呀,

哎哟,军民心连心。

 

四更啊月儿呀挂西天,

桂姐儿纺线心喜欢,

线儿织成布呀,

哎哟,缝衣亲人穿。

 

五更啊月儿呀月照明,

灯花儿开的朵朵红,

桂姐儿纺线呀,

            哎哟,边区有名声。  (刘志仁)

 

红军哥哥回来了

长枪短枪马拐枪,

小石崖上扎着共产党。

鸡叫了,狗咬了,

红军哥哥回来了。

黄米干饭豆芽莱,

我把你红军哥没外待。

吃完饭,睡好觉,

                               多为穷人操些劳。(周富元、张绪银搜集)

 

打  夯  歌

(领):你一声来我一声,  (合):呀么——唉哟。

吆起号来添精神。            呀么——唉哟。

说吆号来就吆号。            呀么——唉哟。

说起吆号有根苗。            呀么——唉哟。

 

(领): 毛主席命令往下传, (合):呀么——唉哟。

咱们边区大生产。             呀么——唉哟。

唐将班子变工队,             呀么——唉哟。

组织起来伙种田。             呀么——唉哟。

(领): 你出牛来我出力       (合):呀么——唉哟。

 (领): 你帮我来我帮你。   (合):呀么——唉哟。

男人耕种务庄田,              呀么——唉哟。

女人织布纺线线。              呀么——唉哟。

 

(领):    大家动手闹生产,  (合):呀么——唉哟。

丰衣足食不困难。               呀么——唉哟。

耕三余一要办到,               呀么——唉哟。

优抗拥军莫忘了。               呀么——唉哟。

 

    (领):        八路军前方打日本,  (合):呀么——唉哟。

咱把公粮早早送。           呀么——唉哟。

军民联合一条心,           呀么——唉哟。

打走鬼子享太平。           呀么——唉哟。

(襄乐地区

 

闹 洞 房

手拉手,眯眯笑,

一同去把洞房闹。

进门不见新嫂嫂,

婶婶说他去民校。

(李升堂《甘肃歌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绘  画

兰草                 曹芝川  作

芦雁                 曹芝川  作

山水                 张振纲  作

山水                 张振纲  作

虎                   马衡麟  作

马儿停一停      马衡麟  作

村学晚会          张伯峰  作

晨                   张伯峰  作

 

剪  刻

花鸟图                  尚秀琴  作

孔雀戏牡丹           尚秀琴  作

喜鹊鸳鸯图            王惠萍  作

花篮                      雷绒子  作

马车儿                   傅妙媒  作

晚归                      王念绒  作

上工                       佚  名  作

书  法

《重修宁县志》稿二页   韩步瀛 

                                      杨维昌

                                                                                                                  张汉杰

 

(选自《宁县志·文化志·文化·文艺作品选录》)